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一、概念: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d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ITP)也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计数减少、生存时间缩短和抗血小板抗体出现。
按其起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成人,以女性常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相关的发病因素有: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发病有密切关系,约80%的急性ITP病人,在发病前的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免疫因素: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人体内由于病理性免疫所产生的抗血小板抗体,称为血小板相关性抗体(PAIg),多为IgG;PAIgG抗体不仅导致血小板破坏同时也影响巨核细胞成熟,使血小板生成减少;妊娠妇女患本病者,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约使半数新生儿发生暂时性血小板减少,导致新生儿紫癜;
3、肝、脾脏因素:体外培养证实脾是ITP病人产生PAIg主要部位,病人做脾脏切除后,多数血小板计数上升,血小板抗体有所下降;与抗体结合的血小板在通过脾时易在脾窦中滞留,增加了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病人发病期间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约为1~3天;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的作用;
4、其他因素:慢性型女性病人以青春期后与绝经期前易于发病,可能是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及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对抗体结合血小板的破坏有关;毛细血管脆性增高,可加重本病出血症状。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感染史和病毒感染史。
起病急骤,部分病人可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以鼻出血、牙龈出血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片瘀斑。亦可出现广泛的皮肤、粘膜出血,可有紫癜、瘀斑,甚至形成血疱、血肿。
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出现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表现咯血、呕血、黑便、血尿、**出血等。颅内出血可致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等,可危及生命。出血范围广泛或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
急性型病程多在4~6周恢复,极少数病人病程超过半年转为慢性。
2.慢性型 以40岁以下青年女性多见。起病缓慢,一般无先驱表现,出血症状较轻,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皮肤及粘膜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鼻出血、牙龈出血,可伴轻度脾肿大,每次发作常持续数周或数月,可迁延多年。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或表现。长期月经过多可引起贫血。部分病人可因感染等使病情骤然加重,出现广泛、严重的内脏出血。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小板检查 血小板计数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常低于20×109/L,慢性型在50×109/L左右;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大;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2.骨髓象 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多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显著增多;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形成血小板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3.其他检查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增高。
五、诊治要点
治疗首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少血小板抗体生成,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阻滞单核-吞噬细胞吞噬破坏结合抗体的血小板。如效果不佳时可给予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对血小板低于20×109/L,出血严重、手术和分娩者,可给予血小板悬液、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等疗法。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焦虑 与反复发作的出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与血小板过低(<20×109/L)有关。
【预期目标/评价】
1.病人出血减轻或停止,无组织受损。
2.情绪稳定,配合治疗和护理。
3. 无严重并发症脑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