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贫血
一、 概述
1、概念:贫血(Anemia)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RBC)计数和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性别、同年龄正常的最低值。其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最为重要。
2、诊断标准:在诊断贫血时应注意由于血液稀释时血红蛋白值的降低和血液浓缩时的血红蛋白值的相对增高。在我国平原地区成人男性Hb <120g/L、RBC< 4 .5×1012/L及(或)HCT<0.42,女性Hb <110g/L 、RBC<4 .0×1012/L及(或) HCT<0.37即可诊断贫血。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常根据红细胞形态或引起贫血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加以分类。
微环境:造血细胞是增殖过程必须在正常的造血微环境中,包括纤维样细胞、微循环和支配的神经。当受射线、重金属、药物、微生物的毒性作用时,可破坏造血微环境,发生于造血干细胞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铁、铜、钴、VitB12、C、B6、B1、E、叶酸等,当缺乏这些物质时,可引起红细胞的分化障碍,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的寿命:120天,当红细胞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溶血性贫血。
三、分类:
按细胞形态学分类 :
① 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贫血;
② 正常细胞性贫血:主要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及溶血性贫血等;
③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③ 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
四、临床表现
1、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共同及最突出的体征。
2、神经肌肉系统: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3、循环系统 轻度贫血不明显;中度贫血可出现体力活动后心悸、气短;重度贫血在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
4、消化系统:因缺氧引起消化液分泌减少和功能紊乱,出现食欲降低、恶心、腹胀、腹泻或便秘、舌炎和口腔炎等。
5、泌尿生殖系统:由于缺氧,出现多尿、轻度蛋白尿和肾功能障碍;男特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失调。
缺铁性贫血
(一)概念: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耗尽,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及育龄期妇女发病率较高。
(二)铁的代谢
1、铁的分布:铁的总量为3—4.5g:贮存铁占29.2%,Hb铁占67%,组织铁占4%
正常人体内铁的总量随着年龄、性别、体重不同而有差别,成年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0mg/kg。体内铁的总量约67%在血红蛋白内,约15%在肌红蛋白中,组织铁约占4%,存在于肌红蛋白及细胞内各种酶中,以上这部分铁统称为功能铁;其余为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正常男性约为1000mg,女性为300~400mg。
体内的铁分两部分: A、功能状态的铁:包括Hb、肌红蛋白、酶和辅因子、转铁蛋白和乳铁蛋白结合的铁。B、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
2、铁的来源和吸收:正常人体需要的铁是20—25mg/day。
来源:A、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全部被吸收利用,作为新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或其他组织所需的铁。B、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1.5mg的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为2~4mg),含铁较丰富的食物有瘦肉类、肝、蛋黄、海带、紫菜、香菇及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