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铁吸收:主要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A维生素C及一些还原物质使高价铁还原成无机亚铁。
促进铁吸收的因素: B胃酸能使铁游离化并促使其与铁络合物结合,均可帮助铁被肠粘膜吸收。
肠粘膜吸收铁的量与体内贮存铁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铁主要经胆汁或粪便排出,皮肤细胞代谢、出汗等也排出少量铁。育龄妇女主要通过月经丢失铁,妊娠、哺乳需要铁增多。
4、铁的运输
Fe2+ → 经铜蓝蛋白氧化 → 2Fe3+ +转铁蛋白 → 在幼红细胞表面 → 与转铁蛋白受体结合 → 胞饮进入细胞内,与转铁蛋白分离 → 还原 → Fe2+ +原卟啉+珠蛋白 → Hb
5、铁的再利用和排泄
人体每天约有0.8%的红细胞老化而破坏,破坏后的铁几乎全部被利用合成Hb。如此周而复始维持体内铁的平衡。
排泄:排泄量<1mg/day :少数由尿中排泄,皮肤、汗腺排出的极少。主要是通过肠黏膜脱落从粪便中排出。 哺乳期的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出的铁1mg
6、铁的贮存:体内多余的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骨髓等器官中的单核-吞噬系统。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任何原因导致体内铁缺乏,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1、铁摄入不足:
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如婴幼儿、青少年,生长越快,需铁量愈多,尤其人工喂养的婴儿以含铁较少的牛乳为主要食物,应较早增加蛋黄、肝、瘦肉等辅食,以供给足够的铁。
月经期或妊娠、哺乳期妇女需铁量都增加,若饮食中供给铁不足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胃切除术后或因胃空肠吻合术后,由于胃酸不足及食物在肠内蠕动过快,使铁的吸收受到影响。
肠道功能紊乱、小肠粘膜病变、胃酸缺乏等原因均可引起铁的吸收不良。
2、慢性失血: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为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治疗原则是防止病因和补充铁剂,其中病因治疗是彻底治疗本病的关键,积极预防缺铁的相关原因,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四)临床表现
1、贫血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可没有症状或仅有原发病的表现,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月经过多、痔出血、钩虫病等。贫血引起的常见症状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耳鸣、眼花、心悸、活动后气促、心前区不适、胸闷等。部分病人可有如下表现:
(1)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变化 口腔炎、舌炎,萎缩性胃炎,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脱落、指甲扁平、薄脆易裂和反甲,严重者甚至出现吞咽困难等。由于缺铁时细胞内含铁酶或含铁蛋白减少,使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所致。
(2)组织缺铁的表现: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易激动、头痛、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少数病人有异食癖,喜吃泥土、石子、生米等,与脑组织中单氨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五)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象 严重者可表现为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片中可见成熟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苍白区扩大。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有轻度增多。白细胞和血小板多无改变。
2.骨髓象 骨髓涂片呈中度增生,主要为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增多。骨髓铁染色检查,常表现骨髓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幼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粒细胞系统和巨核细胞系统多正常。
3.血清铁蛋白测定 为直接准确反应体内贮存铁多少较敏感的指标。血清铁蛋白测定可准确反应体内贮存铁情况,低于14?g/L,可作为缺铁依据。
4.其他检查 血清铁常在500 ?g/L 以下;血清总铁结合力可大于360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