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评价:
(1) 病人疼痛的程度有否缓解。
(2) 止痛药的作用效果及副作用。
(3) 病人能否掌握控制和减轻疼痛的方法。
二、体温过高
相关因素:
(1) 感染。
(2) 手术损伤。
主要表现:
(1) 病人多感到疲倦、乏力、肌肉酸痛。
(2) 口干、食欲不振。
(3) 头痛、头晕、烦躁不安。
(4) 体温高达39-40℃,畏寒,多为弛张热。
护理目标:
(1) 体温恢复至正常范围,或不超过38.5℃。
(2) 发热引起的心身反应减轻或消失,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1) 评估体温升高程度及变化规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变化及食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 调节病室温、湿度,保持室温在18-20℃,湿度在50%-70%之间,并保证室内通风良好。
(3)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饮料。
(4) 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保持病室安静,以免增加烦躁情绪。
(5) 有寒战者,可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电热毯保暖,并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坠床。
(6)了保持衣着及盖被适中,大量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寝具,可在皮肤与内衣之间放入毛巾,以便更换。
(7)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降温方法,如冰袋外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冰水灌肠等,降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1次,如降温时出现颤抖等副反应,应立即停用。
(8) 药物降温:经物理降温无效,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并注意用药后反应,防止因大汗致虚脱发生。
(9) 高热患者给予吸氧,氧浓度不超过40%,流量2-4L/min,可保证各重要脏器有足够的氧**,减轻组织缺氧。
(10)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口唇干燥时涂石蜡油或护唇油,以预防口腔、皮肤感染。
(11) 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12)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简单物理降温方法及发热时的饮食、饮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