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血糖增高、脂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3.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4.自理缺陷:与视力障碍、肢端溃烂坏死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的预防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1.合理饮食,定时定量,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具体方法如下:
(1)制订总热量:根据病人性别、年龄和身高查表,或用简易公式算出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根据理想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成人休息状态下每天每kg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5.5kJ,轻体力劳动125.5~146kJ,中度体力劳动146~167kJ,重度体力劳动167kJ 以上。儿童、孕妇、哺乳、营养不良和消瘦、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者应酌情减少,使体重逐渐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
(2)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分配。糖类约占每日总热量的50~60%,提倡用粗制米面和杂粮。蛋白质不超过总热量的15%,成人为每日每kg理想体重0.8~1.2g,儿童、孕妇、哺乳、营养不良和消瘦、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宜增至1.5~2.0g,伴有糖尿病肾病而肾功能正常者应限制至0.8g,血尿素氮升高者,应限制在0.6g,其中至少有1/3来自动物蛋白质。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
(3)每餐热量合理分配。按食品成分将上述热量分配换算为食物重量,并制订成食谱。根据病人生活习惯、病情和配合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安排。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以1/7、2/7、2/7、2/7。戒烟限酒。
(4)糖尿病病人饮食注意事项
1)严格定时进餐。对于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病人尤为重要。
2)控制饮食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当病人因饮食控制而出现易饥的感觉时,可增加蔬菜、豆制品等副食。在蔬菜中糖类含量小于5%的有南瓜、青蒜、小白菜、油菜、菠菜、西红柿、冬瓜、黄瓜、芹菜、大白菜、茄子、卷心菜、茭白、韭菜、丝瓜等。在保持总热量不变的原则下,凡增加一种食物时应同时减去另一种食物,以保证饮食平衡。体重过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且要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子、鱼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饮酒,每天食盐〈10g,以免促进和加重心、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包括各种食糖、糖果、甜点心、饼干、冷饮、水果及各种含糖饮料等。病人需甜食时,可用食用糖精、木糖醇或其他代糖品。若偶然发生低血糖时,可立即饮用易于吸收的果汁、糖水或吃少量糖果予以缓解。经常出现低血糖者,应报告医师,调整饮食或药物。
4)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防止低血糖。
5)多食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包括豆类、蔬菜、粗谷量、含糖分低的水果等,每日饮食中食用纤维素含量40g为宜。因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高可加速食物通过肠道,从而延迟和减少糖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使餐后血糖下降,同时增加肠蠕动,有利于大便通畅。
6)定期测量体重。
2.休息与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减轻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使人心情舒畅。尤其对2型肥胖病人应鼓励运动和适当体力劳动。但须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的体育比赛,以免兴奋交感神经及胰岛A细胞等,导致血糖升高。
(1)锻炼的方式:最好做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操、太极拳、球类等活动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坚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合适的活动强度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每日一次,每次30~40min,每周最好4~5次,饭后1h运动为佳。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者最好每日定时活动。肥胖病人可适当增加活动次数。
(2)运动的注意事项
1)运动前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决定运动方式、时间以及所采用的运动量。运动时心律不超过170-年龄。
2)运动应尽量避免恶劣天气,天气炎热应保证水的摄入,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感、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身体状况不良时应暂停运动。
3)运动可加重心脑负担,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的危险,还可使肾血流减少使糖尿病肾病加重;运动时血压升高,增加玻璃体和视网膜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在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视力模糊等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处理。
4)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病情以备急需。
5)运动后应做好运动记录,以便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3.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1)口服降糖药:应告知病入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磺脲类药物于餐前半h服用,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反应,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皮肤瘙痒、肝功能损害等。
2)双胍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腹部不适、口中金属味、恶心和腹泻等,饭后服用可降低不良反应。
3)a糖苷酶抑制剂应在进食时与第1口饭嚼服。主要不良反应是腹胀,长时间服用可适应。
(2)胰岛素
1)注射时间,普通胰岛素于饭前半h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饭前1h皮下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吸长效胰岛素,然后混匀,方可进行注射。
2)注射部位宜选择上臂三角肌、臀大肌、大腿前侧、腹部等部位。注射部位应交替使用以免形成局部硬结合脂肪萎缩,影响药物吸收及疗效。
3)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剂量准确,剂量过大或饮食不当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头昏、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个别病人对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对过敏者,立即更换胰岛素制剂种类,使用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疗法,严重过敏者需停止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4.病情观察: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观察病人血糖是否控制在理
想水平。观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警惕低血糖反应的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加强病人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如有皮肤感染时,应积极做伤口细菌培
养,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护理操作时要严格无菌技术。
6.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口腔卫生,重症病人每日给予特殊口腔护理。
7.保持会**清洁:每次小便后清洗会阴,减少瘙痒和湿疹发生,有尿潴留时应
人工诱导排尿,若需导尿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8.足部护理
(1)足部观察与检查:每天检查双足一次,注意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的变化,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脚癣、红肿、青紫、水泡、溃疡、坏死等,评估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足背动脉减弱及皮肤干燥及皮温低等。
(2)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1)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尽量不用热袋保暖,以避免烫伤皮肤而引起感染。
2)经常**足部,**方向由足端往上,避免直接**静脉曲张处。
3)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同姿势站立过久。坐位时,不要盘腿坐或两腿交叉坐。
4)积极戒烟。
(3)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病人应选择轻巧柔软、前头宽大的鞋子。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羊毛、棉毛质地为佳。
(4)保持足部清洁,勤换鞋袜,避免感染。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洁足部,水温与体温相近即可。若足部皮肤干燥,可用羊毛脂涂擦,但不可常用,以免皮肤过度浸软。修剪指甲避免太短,应与脚趾平齐。局部如有红、肿、热、痛,应立即治疗。
(5)预防外伤:指导病人不要赤脚走路,以防刺伤;外出时不可穿拖鞋,以免踢伤;冬天使用电热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
9.协助病人生活所需,防止摔伤。
10.及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给予疏导,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1.利用各种形式如发小册子、一对一口头讲解或播放VCD等传播糖尿病有关知识,使病人了解或掌握预防和控制疾病发展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