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呼吸机使用
(一)呼吸机的指征
* 1.由于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所致的急性决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交换障碍。
* 2.肺内巨大分流所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外来供氧无法达到足够的吸入氧浓度。
3.在重大外科手术后,(如心、胸或上腹部手术)为预防术后呼吸功能紊乱,需进行预防性短暂呼吸机支持。
* 4.某些情况下,可暂时人为过度通气,以降低颅内压,或在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增加呼吸代偿。
* 5.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由于肺活量受限,无法产生有效自发呼吸,可应用机械呼吸,增加通气,以避免肺不张和分泌物滞留。
(二)呼吸机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 2.伴肺大泡的呼吸衰竭。
* 3.张力性气胸。
* 4.心肌梗塞继发的呼吸衰竭。
* 5.重症肺结核
(三)每分钟通气量是什么概念:
n通常是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所决定。
n通常潮气量在10-12毫升/公斤,频率12-16次/分
(四)控制呼吸(C)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
n适用于呼吸完全停止或呼吸极微的患者。
(五)何为辅助呼吸?何时采用?
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吸气由病人吸气动作所产生的气道内负压所触发,但输入气量则由机器的预定值提供,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但通气不足。
(五)何为控制辅助呼吸(A/C);何时使用?
同时具有上两种模式功能。如病人自主呼吸能产生足够负压则可产生吸气触发,反之,则由机器预定频率送气,当病员呼吸增强,由控制呼吸过渡到辅助呼吸时,可采用此种方式
(六)机械呼吸的并发症
1.气管插管、套管有关的并发症:
* 气管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喉损伤,气管粘膜损伤,皮下气肿。
* 2.机械通气治疗引致的并发症:
* 通气不足,通气过度,低血压,气压伤,其它脏器的损害;肾、肝、肠道。3.氧中毒;4.呼吸道感染
现场心肺复苏术
(一)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二)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2.证实 迅速用各种方法检查病人,快速判断有无损伤,是否有反应。确定病人意识丧失后应立即进行抢救。
3.** 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果患者面朝下时,应把患者整体翻转,即头、肩、躯干同时转动,避免躯干扭曲,头、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4.畅通呼吸道 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有假牙托者应取出。采用仰头举颏法及托颌法使呼吸道畅通。操作方法是仰额托颌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牙关紧闭,下颏向上抬动。托颌法: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5.人工呼吸 一般可采用口对口呼吸、口对鼻呼吸、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方法:①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②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③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④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⑤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⑥吹气频率:10~12次/分,但应与心脏按压成15:2比例。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⑦吹气量:一般正常人的潮气量10ml/kg,约700- 1000ml。
6.胸外心脏按压 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
(1)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
(2)按压方法 ①近侧放示、中指在胸廓下缘,沿肋弓向中间滑移,摸到胸骨下切迹后,抢救者一手的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使手指脱离胸壁;②抢救者肘关节固定,双臂垂直,双肩在双手正上方,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5~13岁3cm,婴幼儿2cm);③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④按压频率: 100次/分。小儿90~100次/分。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抢救,按压与呼吸比均为15:2,但气管插管成功者仍可用5:1。
(3)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①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60mmHg);②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③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④出现自主呼吸;⑤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
(4)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律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
7.重新评价:行4个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如仍无循环体征,继续行心肺复苏术。
(四)注意事项
1.四早生存链(早启动急救系统,早CPR,早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
2.在CPR进行1分钟,重新评价时,尽早判断有无除颤指征,明白“四早”的关键环节是造除颤
3.尽早开通静脉通道(近心静脉),使用复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