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肠胀气 :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1. 原因:食入产气性食物过多;吞入大量空气;肠蠕动减少;肠道梗阻及肠道手术后。
2. 症状和体征:患者表现为腹部膨隆,扣诊呈鼓音、腹胀、痉挛性疼痛、呃逆、**排气过多。当肠胀气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一)评估
1. 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排便的重要因素。
(2)社会文化教育 社会文化教育影响个人的排便观念和习惯。
(3)年龄 年龄可影响人对排便的控制。
(4)食物与液体摄入 均衡饮食与足量的液体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
(5)活动 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肠道蠕动,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
(6)个人排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排便时间;使用某种固定的便器;排便时从事某些活动如阅读等。当这些生活习惯由于环境的改变无法维持时,可能影响正常排便。
(7)疾病 肠道本身的疾病或身体其他系统的病变均可影响正常排便。
(8)药物 有些药物能治疗或预防便秘和腹泻。
(9)治疗和检查 某些治疗和检查会影响个体的排便活动。
2. 粪便的观察
(1)排便次数 一般成人每天排便1~3次。婴幼儿每天排便3~5次。成人排便每天超过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
(2)量 正常成人每天排便量约100~300g。进食少纤维、高蛋白质等精细食物者粪便量少而细腻。进食大量蔬菜、水果等粗粮者粪便量较多。当消化器官功能紊乱时,也会出现排便量的改变。
(3)形状与软硬度 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
(4)颜色 正常成人的粪便颜色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因摄入食物或药物种类的不同,粪便颜色会发生变化,如食用大量绿叶蔬菜,粪便可呈暗绿色;摄入动物血或铁制剂,粪便可呈无光样黑色。如果粪便颜色改变与上述情况无关,表示消化系统有病理变化存在。
如: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白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
暗红色血便提示下消化道出血;
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
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见于痔疮或肛裂;
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