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三产程妇女的观察及护理
1.临床表现
(1)胎盘剥离:
胎盘剥离征象:子宫体变硬呈球形,胎盘剥离后降至子宫下段,子宫底升高达脐上;**突然流出大量血液;**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子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
1)胎儿面娩出式:胎盘从中央开始向周围剥离,并由接触胎儿面或光滑面先出现在**口。胎盘娩出后有少许出血,此方式多见。
2)母体面娩出式
胎盘从边缘开始剥离再向中央剥离,它会卷起来随着子宫表面滑出,以母体面或粗糙面先出现在**口。其特点是先有较多出血后再排出胎盘,此方式较少见。常会伴随胎盘碎片存留。
(2)胎儿娩出后,子宫底降至平脐,宫缩暂停,几分钟后又重新出现。
2.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气分析及心电图等检查,以协助判断母婴的状况。
3. 护理措施
(1)协助胎盘娩出:当确定胎盘完整剥离时,应在宫缩时用左手握住宫底轻压子宫,产妇稍向下用力,同时右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助产士切忌在胎盘尚未完全剥离之前,用手按揉、下压宫底或牵拉脐带,以免引起胎盘部分剥离而出血或拉断脐带,甚至造成子宫内翻。胎盘娩出后,**子宫**其收缩以减少出血。
如胎儿娩出后15~30分钟,排除膀胱充盈及给宫缩剂后胎盘仍不排出,可经脐静脉注入40℃生理盐水200~500ml,利用膨胀绒毛和温热的**,促使胎盘剥离。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效者,应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下行手取胎盘术。
(2)检查胎盘胎膜:将胎盘铺平,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注意有无胎盘小叶缺损,血管有无断裂,及时发现副胎盘。若发现有残留胎盘和胎膜时,应产后刮宫。
(3)检查软产道: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会阴、小**内侧、尿道口周围、**及宫颈有无裂开。如有裂伤,应立即缝合。缝合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预防伤口感染。
(4)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遵医嘱注射缩宫素。
(5)新生儿即时护理:新生儿娩出后,采用阿普加评分法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或窒息的程度。以出生后分钟时的心律、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五项体征为依据,每项0—2分,满分10分。8—10分为正常新生儿;4一7分为轻度窒息,需积极处理,如吸氧、插管吸痰等;o一3分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如气管插管、脐静脉给药或气管内给药等。在抢救过程中,应在不同时间继续评分。一般于生后1分钟、5分钟,各进行一次评分。
1)新生儿保暖:
2)早开奶:在出生1小时内,若新生儿无异常情况,应***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将新生儿放置于母亲的胸部进行早开奶30分钟。通过婴儿吸吮母亲的**,可**垂体释放催乳素及缩宫素,促使早下奶并可预防产后出血,同时也建立了母婴情感的交流。
3)眼睛护理:出生后用眼药水滴双眼,以预防经过产道时新生儿眼睛受感染。
4)新生儿测量体重、身长,右手腕系上写有母亲姓名和病历号的手腕条,将婴儿右脚底纹印在婴儿病历上。
(6)产后即时护理:分娩后继续在产房内观察2小时。因为此阶段产妇易发生合并症,最常见是产后出血。因此,给产妇提供擦浴,更换衣服,保暖的同时,应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度,**流血量,会阴**内有无血肿。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询问产妇有无头晕、乏力等。同时注意以下情况:
1)**流血不多,但宫缩欠佳,子宫底上升表示子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子宫底排出积血,同时**子宫,给予宫缩剂。
2)注意膀胱是否过胀,必要时导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3)产妇自觉**坠胀感,应警惕有会阴**血肿,应行**检查以便确诊。若血肿较小时,可严密观察其发展趋势,若血肿较大或持续增大时,需切开止血,重新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