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资源|病例

搜索

首页 题库 查分 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爱医考试 > 医学考试题库 > 中医内科重点攻克 > [T05772]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重点攻克[含解析] - 蝴蝶微微生成

[T05772]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重点攻克[含解析] - 蝴蝶微微生成

查看题库列表

1.中风病因学说仲,突出以"内风"立论的是哪个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1.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喁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2.中风的源流:《内经》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对中风认识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发病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元代王履提出"真中

2.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病前无创史,治当选用何方

正确答案: A

解析: 痉证之邪壅经络,且寒邪较甚,宜选用葛根汤解肌发汗,和营止痉。

3.患者男,53岁,有高血压史3年,近日因家务事不顺心而发头痛,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两胁胀痛,苔薄黄,脉弦,治法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分析其主症.此为肝阳头痛.肝失条达,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故发生头痛,治疗当平肝潜阳。

4.哮喘患者,气短息弱,自汗畏风,面色咣白,咳嗽痰稀,舌淡苔白,脉弱。其诊断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息弱,咳嗽痰稀。肺虚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故自汗畏风,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脉弱皆为肺气虚弱之征。

5.患者男,40岁。因受寒而哮喘发作,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咳嗽,胸膈满闷,痰少咳吐不爽,形寒怕冷,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浮紧,主方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患者辨病属哮病发作期,寒哮。辨证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治当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选射干麻黄汤。

6.患者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腰痰乏力,畏寒肢冷,唇甲淡白,舌淡白,脉沉微欲绝。治疗应首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此为心肾阳虚之胸痹,故用参附汤合右归饮以益气壮阳,温络止痛。

7.关于卡介苗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接种卡介苗可使人体产生对结核杆菌的获得性免疫力,接种对象是未受感染的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儿童等,已受结核感染的人不宜接种,否则可能产生某种反应。接种卡介苗是安全的。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即使PPD试验呈阴性反应,但已能确定是结核感染者,也不宜接种卡介苗。

8.胁痛最早见于哪部著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1.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12肋骨部的总称。2.最早见于《内经》,明确指出与肝胆病变相关。《诸病源候论》指出胁痛的发病主要与肝、胆、肾相关。《严氏济生方》认为胁痛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不遂所致。《景岳全书》将胁痛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指出其病位主要在肝胆,但与心、肺、脾、胃、肾、膀胱有关。《证治汇补》对胁痛的病因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述。3.西医病名: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

9.患者男,35岁。蒸蒸汗出,汗出易粘,面赤烘热,口苦尿黄,舌苔薄黄,脉弦数。治疗当选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舌、脉、症判断患者属于邪热郁蒸,故治疗当选龙胆泻肝汤。

10.要判断肺结核有无传染性,以下最可靠的依据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痰中找到结核杆菌不仅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而且痰菌阳性还说明病灶是开放的,即具有传染性。PPD试验阳性仅能提示曾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卡介苗;X线胸片可见钙化点和空洞仅能说明肺内存在结核病灶,而不能判断是否为开放性病灶;发热、乏力等症状和血沉增快均是不典型症状

会员登录

310万医生的网上医学交流社区,欢迎您!

登录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在线题库

新浪微博

执考qq群 马上加入

提示:以上微博和QQ群,用来发布试题。

执业医师考试论坛

纠错

为方便工作人员排除错误,请您详细描述此题错误之处

您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提交纠错审核通过后,可获得2爱医币奖励

分享到

QQ空间 微薄 QQ好友 微信朋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