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输液故障和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3)针头阻塞;
(4)压力过低;
(5)静脉痉挛。
2、滴管内液面过高:取下输液瓶,倾斜液面,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于液面上。
3、滴管内液面过低:折叠夹紧滴管下端输液管,同时挤压塑料滴管,迫使液体流入滴管,直至液面升高至滴管1/2处。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和滴管内有无漏气或裂隙。
(二)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发热反应:
(1)相关因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因输液器和药品的质量不合格、环境不洁和无菌操作不严格。
(2)诊断依据: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
(3)护理措施:
1)减慢滴数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
2)测生命体征,30分钟测体温一次。
3)对症处理。
4)按医嘱给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保留余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做细菌培养。
6)预防: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等,防止致热原进入体内。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1)相关因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量过多引起。
(2)诊断依据: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3)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2)为病人安置端坐位,两腿下垂。
3)加压给氧,同时给予20%-30%乙醇湿化吸氧,迅速减轻缺氧症状。
4)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和强心剂等。
5)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必要时进行四脚轮流结扎,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7)预防:严格控制输液滴注速度和输液量,对心、肺疾病人以老年、儿童尤为慎重。
3、静脉炎
(1)相关因素:长期输入高浓度、**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长时间放置**性大的塑料管。
(2)诊断依据: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护理措施:
1)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的乙醇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2)超短波理疗。
3)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4、空气栓塞
(1)相关因素:大量空气经静脉输液管进入血液循环。
(2)诊断依据: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一个响亮的、持续的“水泡音”。
(3)护理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2)应立即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3)氧气吸入。
4)15分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4)预防: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压输液或输血时应专人守护,以防止空气栓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