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医学考研辅导 > 病理生理学笔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

病理生理学笔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

2013-06-14 19:33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面对考研考生或许对还有很多的疑问,对于繁多的医学知识也觉得无从下手,那么小编就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下方法。


    (二)抗凝血机制
    1 细胞抗凝
    (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肝细胞
    2 体液抗凝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AT-Ⅲ等)
    (2)蛋白质C(PC)系统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2 纤维蛋白与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纤溶酶原激活物形成
    ↓   
    纤溶酶原→纤溶酶
    ↓
    纤维蛋白(原)→FDP
    二。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DIC由多种病因引起
    感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特别是肿瘤转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
    产科意外(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死胎)
    严重创伤,手术
    (一)凝血系统的激活
    1.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启动步骤: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释放,并与Ⅶ因子结合。
    原因:组织损伤释放TF
    VEC损伤表达TF
    机制:
    组织因子的活性
    组织              组织因子活性(/mg)
    肝脏                     10
    肌肉                     20
    脑                       50
    肺脏                     50
    胎盘蜕膜               2000
    组织损伤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2.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
    启动步骤:Ⅻ因子活化。
    原因:异物入血,激活 Ⅻ
    VEC损伤,胶原暴露,激活 Ⅻ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