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实践操作教学视频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教学视频
心肺脑复苏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心搏骤停如得不到及时抢救,4~6分钟后会造成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因此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为抢救伤病员的生命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传统的心肺复苏通常分为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三部分,鉴于近20年来更强调脑保护和脑复苏的重要性,其后又发展成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
心肺脑复苏的目的是防止突然、意外的死亡, 而不是延长已无意义的生命。故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循环和/或呼吸骤停——猝死。
一、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初期复苏处理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BLS的顺序包括:心搏骤停的判定,开放气道(Airway, A),重建呼吸(Breathing, B)、重建循环(Circulation, C)和转运等环节,即CPR的**步骤。
(一)判定心搏、呼吸骤停(应在5分钟之内完成)
BLS的适应症为心搏骤停。实施前必须迅速判定:①有无头颈部外伤,对伤者应尽量避免移动,以防脊髓进一步损伤。②检查者轻拍并呼叫病人,若无反应即可判断为意识尚失;同时以手指触摸患者喉结再滑向一侧,颈动脉搏动触点即在此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若意识尚失同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搏骤停,应立即开始抢救,并及时呼救以取得他人帮助。
(二)A(airway,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进行人工呼吸前的首要步骤。病人仰卧,解松衣领及裤带,挖出口中污物、假牙及呕吐物等,然后按以下手法开放气道。
1.仰面抬颈法 使病人平卧,术者一手抬起病人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侧下按病人前额,使病人头后仰,颈部抬起。
2.仰面举颏法 病人平卧,术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以使其头后仰,另一手的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的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使病人牙齿几乎闭合。
3.托下颌法 病人平卧,术者用两手同时将左右下颌角托起,一面使其头后仰,一面将下颌骨前移。
注意: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应抬颈,以避免进一步损伤脊髓。
(三)B(breathing,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借助抢救者用力呼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方法为:用仰面抬颈手法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抢救者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把病人的口完全包绕,然后用力吹气1~1.5s,使胸廓扩张;吹气毕,抢救者稍抬起并侧转换气,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及肺依靠其弹性自主回缩呼气。以上步骤再重复一次。如遇牙关紧闭者,可行口对鼻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大体同上,只是对着鼻孔吹气。吹气时应将病人口唇紧闭。为克服鼻腔阻力,吹气时用劲要大,吹气时间要长。
(四)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1.心前区捶击 在心搏骤停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5~15W·s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心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1)方法: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离胸壁20~25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捶击一两次,每次1~2 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注意事项:
①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最多不超过两次。
②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
③婴幼儿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