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流行病学】
1.病原:各种嗜肝病毒感染所致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各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各型肝炎病人
2)传播途径:
经粪—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污染水源或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有季节性
经血液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
母婴传播: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潜伏期:
甲型肝炎:5~45天,平均30天
乙型肝炎:30~180天,平均70天
丙型肝炎:15~150天,平均50天
丁型肝炎:28~140天
戊型肝炎:10~70天,平均40天
(一)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分为两型:急性黄疸型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分三期:
(1)黄疸前期:平均5~7天
表现:
①消化: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
②全身: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
甲型及戊型肝炎:起病较急,常38℃以上的发热。
乙型肝炎:起病较缓慢,多无发热或发热不明显
(2)黄疸期:持续2~6周
①尿色加深如浓茶样
②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达到高峰。
③有短暂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体征:肝大质地软,有轻度压痛及叩击痛
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
(3)恢复期:平均持续4周
黄疸逐渐消退
肝脾回缩
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较黄疸型肝炎多见。
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
此类型常不易被发现, 成为容易被忽略的重要传染源。
(二)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者
常见:乙、丙、丁型肝炎。
表现:通常无发热,症状类似急性肝炎。
体征:面色灰暗
蜘蛛痣,肝脏
肝脾大
(三)重型肝炎: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可高达50%~80%
1.重型肝炎分型以慢性重型肝炎最为常见
①急性重型肝炎:起病较急
早期即出现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病后10天内出现肝性脑病、肝脏明显缩小、肝臭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此型病程可长达数月,易发展成为坏死性肝硬化。
③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
2.重型肝炎的诱因
①病后劳累
②感染
③长期大量酗酒或病后酗酒
④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⑤合并妊娠
3.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肝衰竭
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
②肝脏进行性缩小,出现肝臭
③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40%
④迅速出现腹水、中毒性鼓肠
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可出现计算能力下降,定向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烦躁不安,嗜睡,扑翼样震颤等
晚期可发生昏迷,深反射消失
⑥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尿素氮升高等。
(四)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
自觉症状较轻,黄疸较深,全身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或灰白色
(五)肝炎后肝硬化
肝炎基础上发展为肝硬化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及门静脉高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