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如治虚证的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 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等,均具酸味。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系指苦能通泄、苦能降泄、苦能清泄;能燥即指苦燥湿;能坚系指苦能坚阴、坚厚肠胃。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等,均具咸味。《素问o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伤脾胃,脾虚便溏者慎用。
6.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乌贼骨等,均具涩味。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苓、茯苓,均具淡味。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凡阴虚津亏者慎用。
考点5:气味配合
1.意义: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
2.原则: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二个或更多。
3.规律: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4.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等。
考点6:升降浮沉
1.含义:系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2.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然而并非,又如旋覆花降气消疾,止呕止噫,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
(2)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金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黄、大黄等。
(3)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的作用趋向。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
3.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止;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止。
4.阴阳属性: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5.影响因素: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1)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
(2)配伍: 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