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相兼脉与真脏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相兼脉与真脏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2013-05-26 15:45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想必大家有时候会感觉自己以前做的笔记都不见了,想复习都不知道怎么复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兼脉与真脏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许多都是必考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2013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即将开始,爱爱医为您整理汇编了 2013 年临床执业医师的重点考点,本次总结讲解的考点是相兼脉与真脏脉-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相兼脉与真脏脉

凡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相兼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即称为“相兼脉”。

因为位、数、形、势都从某一个方面论脉,而诊脉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论脉位不可能不涉及脉数、脉势、脉形,其余亦然。如数脉必须考察脉势有力和无力,脉位浮沉,脉形洪细,就会有数而有力,数而无力,浮数,沉数,洪数,细数等多种脉象,其结果单因素脉象几乎没有。由此可见,相兼脉包括28脉中的复合脉,以及28脉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同时出现。

脉象的相兼只要不是性质完全相反的脉,一般均可出现。相兼脉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种单因素脉象主病的综合。

例如:

浮紧脉: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浮缓脉: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浮数脉: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浮滑脉:多见于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

沉迟脉:多见于里寒证。

沉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沉涩脉:多见于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沉缓脉:多见于脾虚,水湿停留。

沉细数脉: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症,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等。

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洪数脉: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故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

根据真脏脉的主要形态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之脉

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古人体会有: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的偃刀脉;短小坚搏,如循薏苡子的转豆脉;急促坚硬,如弹石的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2.无神之脉

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前人体会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的雀啄脉;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的屋漏脉;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的解索脉等。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提示神气涣散,生命即将告终。

3.无根之脉

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前人体会有:脉象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的釜沸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的鱼翔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的虾游脉等。均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不断研究和临床实践,对真脏脉亦有新的认识,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但不一定是无药可救的死证,应仔细观察,尽力救治。

若要轻松,请到爱爱医培训果了解更多,请点击此处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