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浮脉类脉象-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浮脉类脉象-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2013-05-26 15:38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想必大家有时候会感觉自己以前做的笔记都不见了,想复习都不知道怎么复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浮脉类脉象-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许多都是必考知识点,供大家复习参考。

  2013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即将开始,爱爱医为您整理汇编了 2013 年临床执业医师的重点考点,本次总结讲解的考点是浮脉类脉象-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指导

  浮脉类脉象

  浮脉类脉象包括浮、洪、濡、散、芤、革等6种脉象。

  浮脉

  [脉象特征]: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

  [临床意义]:浮脉一般见于表证,也见于虚证。此外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浮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表浅的象征。

  [机理分析]: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外出的表现。外邪侵袭肌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见浮脉。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者,脉多浮大而无力。

  洪脉

  [脉象特征]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三个方面。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 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浮、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峰高大陡峻的波涛,汹涌盛满,充实有力即所谓“来盛”;脉去如落 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即所谓“去衰”,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

  [临床意义]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此外夏季脉象稍现洪大,若无疾病也为平脉。

  [机理分析]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证。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且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若久病气虚、或虚痨、失血、泄泻等病证见洪脉多属于邪盛正衰的危候。

  濡脉

  [脉象特征]:濡脉浮细无力而软。其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浅层,形细而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故又称软脉。

  [临床意义]: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证。

  [机理分析]:濡脉多见于精血阳气亏虚者。脉管因气虚而不敛,无力推运血行,形成松弛软弱之势;精血虚而不荣于脉,脉管不充,则脉形细小应指乏力。另外,湿困脾胃,阻遏阳气,脉气不振,也可以出现濡脉。

  散脉

  [脉象特征]: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其特点是浮取散漫,中候似无,沉候不应,并常伴有脉动不规则,时快时慢而不匀,但无明显歇止,或表现为脉力前后不一致。所以散脉为浮而无根之脉,古人形容其为“散似杨花无定踪”。

  [临床意义]:散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的危重病证。

  [机理分析]:散脉多由于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以致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所致。

  芤脉

  [脉象特征]: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其特点是应指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间空。说明芤脉位偏浮、形大、势软而中空,是脉管内血量减少,充盈度不足,紧张度低下的一种状态。

  [临床意义]:芤脉常见于失血、伤阴。

  [机理分析]:芤脉多因突然出血过多之时,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者剧烈吐泻,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阴血不能维系阳气,以致脉气浮散而成。

  革脉

  [脉象特征]: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其具体特征是浮取感觉脉管搏动的范围较大而且较硬,有搏指感,但重按则乏力,有豁然而空之感,因而恰似以指按压鼓皮上的外急内空之状。

  [临床意义]: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症。

  [机理分析]:因为精血耗伤,脉管不充,正气不固,气无所敛而浮越于外,以致脉来浮大搏指,外急中空,恰似绷急的鼓皮。

若要轻松,请到爱爱医培训果了解更多,请点击此处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