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内火与内寒的病理变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内火与内寒的病理变化-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2014-12-25 10:35阅读: 来源:医学教育网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已经结束了,考生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参加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要开始准备了,肯定是越早准备通过考试的几 率肯定就越大,在此为参加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搜集整理了一些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资料,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已经结束了,考生们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参加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要开始准备了,肯定是越早准备通过考试的几 率肯定就越大,在此为参加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们搜集整理了一些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生们。

1.人身之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神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为生理之火,中医称之为“少火”;但是在病理情况下,若阳气过亢,机能亢奋,以致伤阴耗液,此种病理性的阳气过亢则称为“壮火”,中医学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外感六淫风、寒、燥、湿等病邪,在病理过程中皆能郁滞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浊、瘀血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邪郁化火的主要机理,实质上也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机体阳气郁滞,气郁则生热化火、实热内结所致。

3.五志过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五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影响了机体阴阳、气血和脏腑的生理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气郁日久则从阳而化热,因之火热内生,肝郁气滞,气郁化火,发为“肝火”。

4.阴虚火旺:阴虚火旺属虚火,多由精亏血少,阴液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一般来说,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而阴虚火旺,其临床所见,火热征象则往往较集中于机体的某一部位。如阴虚而引起的牙痛、咽痛、口干唇燥、骨蒸潮热、颧红等,均为虚火上炎所致。

总之,火热内生的病理不外虚实两端。实火者,多源于阳气有余,或因邪郁化火,或因五志化火等。其病势急速,病程较短,多表现为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甚则狂躁、昏迷、舌红苔黄燥、脉洪数等症。虚火多由于精亏血少,阴虚不能制阳,虚阳上亢所致。病势缓慢,病程较长,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火热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白带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躁,脉数)。

至于各脏腑之火,详见于脏腑病机,在此从略。

内寒的病理变化

气主煦之,阳虚则阴盛,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失于温煦机体的作用,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机能减退。以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地清稀,如痰液稀白,大便稀薄),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为其临床特点,其中以“冷”为最基本的特征。

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证澈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此外,不同脏腑的阳虚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心阳虚则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则便溏泄泻;肾阳虚则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如果您怕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对自己没有信心,建议您报(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全科全程通关VIP协议班),爱医培训&新东方大品牌、师资强、口碑好。有名师指导,讲解重点和知识点,可以事半功倍,快速提高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率。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最主要的是试题和讲课相结合,效果会更好,试题主要是在复习的后期做,可以选择含金量高的试题,当然,如果能找到历年试题效果会更好。如您找找不到历年真题请参阅《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1【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点击进入>>>含有历年真题章节练习题考试模拟题,有答案有解析,支持手机版,可随时随地做题练习。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医学教育网"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