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参加考试的考生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很多考生们都在为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而发愁,在此为参加考试的考生们搜集整理了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生们顺利通过考试。
第五章经络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主干,路径的意思,经脉较粗大,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经脉以纵行为主。“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络脉:分支,网络的意思,络脉较细小,循行于较浅部位,有的还显现于体表,纵横交错,网络全身。“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⑴经脉:①十二正经,ⅰ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ⅱ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ⅲ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
ⅳ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
②奇经八脉,用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正经和奇经的区别:①不属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②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
③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③十二经别,ⅰ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ⅱ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的作用。
阳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仍回到本经;
阴经的经别从本经别出而循行体内后,却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和。
⑵络脉:①别络(十五),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但《内经》有“胃之大络,命曰虚里”之论,若加之则有16支别络。
②浮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③孙络,最细小的络脉。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⑶十二经筋: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人体的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⑷十二皮部: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所以把全身的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称“十二皮部”
3.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脏腑和阴阳而命名的。
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阴经隶属于脏,
阳经隶属于腑。
按照阴阳的三分法,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厥阴、少阴;
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胸中三脏,肺为太阴,心包为厥阴,心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上肢,故肺经称为手太阴经,心包经称为手厥阴经,心经称为手少阴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内侧的前、中、后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大肠、三焦和小肠,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称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和手太阳经,并依次分布于上肢外侧的前、中、后线。
腹中三脏,脾为太阴、肝为厥阴,肾为少阴,其经脉皆行于下肢,故分别称为足太阴经、足厥阴经和足少阴经,并依次分布于下肢内侧的前、中、后线(在小腿下半部,足厥阴经在前缘,足太阴经在中线);与此三脏相表里的胃、胆和膀胱,则分属阳明、少阳和太阳,其经脉分别称为足阳明经、足少阳经和足太阳经,依次分布于下肢外侧的前、中、后线(表4-2)。
表4-2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
阴经(属脏) |
阳经(属腑) |
循行部位 (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 |
|
手 |
太阴肺经 |
阳明大肠经 |
上
肢 |
前 缘 |
厥阴心包经 |
少阳三焦经 |
中 线 |
||
少阴心经 |
太阳小肠经 |
后 缘 |
||
足 |
太阴脾经﹡ |
阳明胃经 |
下
肢 |
前 缘 |
厥阴肝经﹡ |
少阳胆经 |
中 线 |
||
少阴肾经 |
太阳膀胱经 |
后 缘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4.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如此,手经交于手,足经交于足,阳经交于头,阴经交于胸腹内脏。
5.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循行走向,相互联系,有三种交接方式。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6对,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
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
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
*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
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交接,
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交接,
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交接。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
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足、手阴经,又称“异名经”,也有3对,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
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6.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虽有迂回曲折,交错出入的状况,但基本上是纵行的。
除足阳明胃经外,阴经均行于四肢内侧或躯干的胸腹面,阳经均行于四肢外侧或躯干的背面。手经主要行于上肢;足经主要行于下肢。
十二经脉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如下。
(一)头面部的分布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故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诸阴脉皆至颈、胸中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
*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
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手足阳明)、额部(足阳明)
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
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手太阳)、头顶和头后部(足太阳)。
*诸阴经并非尽如《难经》所言“皆至颈、胸中而还”,
其中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均上达目系,足厥阴肝经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少阴肾经上抵舌根,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均行达头面之深部或巅顶。
(二)四肢部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三)躯干部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
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七版),从腋下走出(五版)。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
足三阴经均行于腹胸面。循行于腹胸面的经脉,自内向外依次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循行于躯干胸腹面、背面及头面、四肢,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两侧,每侧十二条。
*左右两侧经脉除特殊情况外(如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走向对侧),一般不走向对侧。
*相为表里的阴阳两经在体内与脏腑相互属络,在四肢则行于内外相对应的部位,并在手足末端相交接。
7.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①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相对应的位置上(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八寸以下交叉变换前后位置),
②各自属络于相为表里的脏或腑,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如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等等。
③既加强了表里两经的联系,又促进了相为表里的脏与腑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④表里两经及其属络的脏腑之间在病理上也可互相影响,如肺经受邪影响大肠腑气不通而便秘,心火亢盛循经下移小肠而见尿痛尿赤等。
⑤治疗时,可根据表里经的经气互相沟通的原理,交叉使用相为表里的两经腧穴。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 |
手阳明大肠经 |
手少阳三焦经 |
手太阳小肠经 |
足阳明胃经 |
足少阳胆经 |
足太阳膀胱经 |
里 |
手太阴肺经 |
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阴心经 |
足太阴脾经 |
足厥阴肝经 |
足少阴肾经 |
8.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依次衔接,因而脉中气血的运行也是循经脉依次传注的。由于全身气血皆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化生,故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从起于中焦的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各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表4-4)。
表4-4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
┌→ 手太阴肺经 ——→(食指端) 手阳明大肠经 ———→(鼻翼旁) 足阳明胃经 ————→(足大趾端)足太阴脾经
│ ┌————————————心中←————————————————┘
│ 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端)足少阴肾经
│ ┌————————————胸中←————————————————┘
│ 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足少阳胆经————→(足大趾)足厥阴肝经
└——————————————— 肺 ←————————————————┘
上述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十二经脉气血大循环的主要规律。气血在体内除了循十二经脉流注外,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运行往复。如营气行脉中,按十二经脉走向,按时循经运行;卫气行脉外,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环周运行;经别中的气血着重于表里经内部的循行;络脉中的气血着重于体表的弥漫布散;奇经八脉以蓄溢方式调节气血的运行等。它们之间既有体系之间大小主次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完整的气血循环流注系统。
9.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一)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经过手背部行于上肢伸侧(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三)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从颌下缘(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气冲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四)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图4-5)
(五)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腑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脊柱正中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膂),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脊柱正中旁开3寸)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处),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八)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根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九)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额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沿颈下行至肩上,左右交会于大椎穴,分开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出走于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颌部的大迎穴处,同手少阳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下行至颈部,经颈前人迎穴旁,与前脉会合于缺盆。然后下行进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下行至腋,沿胸侧,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绝骨穴),浅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向上沿足背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颊里,环绕口唇的里边。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整理如下:
耳: 过耳前:胃、三焦、胆 入耳中:小肠、三焦、胆 耳后 :三焦(沿)、胆(过) 耳上角:三焦(出)、膀胱(耳上角头侧部)
|
鼻: 左右交会于鼻根:胃 挟鼻上行:胃 沿鼻柱外侧:胃 入鼻咽部:胆
|
口: 挟口两旁:大肠、胃(阳明) 环绕口唇:胃、肝(口唇的里面)、督脉、任脉、冲脉 |
左右交会: 左右交叉于人中:大肠 左右交会于鼻根部:胃 左右相交于承浆穴:胃 左右交会于大椎:三焦、胆 |
目: 连于目系:心、肝 目眶下:小肠、三焦、任脉、冲脉 目内眦:胃(阳明)、小肠(太阳)阴跷脉、阳跷脉 目外眦:膀胱、小肠(太阳)三焦、胆(少阳)
|
舌: 连舌本,散舌下:脾 舌根两旁:肾 沿喉咙:肾 沿喉咙的后边:肝 至咽喉:任脉、阴维脉 经喉:冲脉 |
部位: 注胸中:肾 注心中:注: 腰部:肾、膀胱 过膈肌:脾胃大肠小肠心肾心包三焦肝 额前:胃 至眉上:胆 头顶:膀胱、肝合于督脉 |
食道: 沿食道:小肠 挟食道:心 食道两旁:脾
|
穴位: 气街:胃(腹股沟处)胆(沿胁里)冲脉 大椎:大肠、胃、三焦、胆、膀胱、小肠 (六阳经) 膻中:三焦 |
脊:行脊中:督脉 挟脊:膀胱 沿脊柱两旁:膀胱 过脊柱:肾 入脊内:肾 |
入: 入掌中:心、心包 入缺盆:大肠、胃(阳明)三焦、胆(少阳)小肠、 入颅腔:膀胱、督脉 足心:肾 |
挟: 挟脐两旁:胃(旁开2寸) 挟胃两旁:肝 挟脐上行:冲脉 挟口角:阳跷脉 |
10.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功能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①进一步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如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总督诸阳”
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而足三阴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因联系手足六阴经而称“阴脉之海”;“诸阴之海”
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约束诸经”
阳维脉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阳维维于阳”;阴维脉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阴维维于阴”
阳跷、阴跷脉左右成对,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
②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
*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以保持十二经脉气血的相对恒定状态,有利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
可见,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的涵蓄和调节是双向性的,既能蓄入也能溢出。
③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它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如督脉的“入颅络脑”、“行脊中”以及“属肾”;任、督、冲三脉,同起于胞中,相互交通等。
11.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
八脉中,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
任脉行于人体前正中线;
冲脉行腹部、下肢及脊柱前;
带脉横行腰部;
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腹部、胸后及肩、头部;
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腹胸及头目;
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
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部和颈部。
其中除带脉外,均自下而上行,上肢没有奇经的分布,对内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与脑、女子胞等联系较为密切。
此外,八脉中不存在表里关系,每一条脉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
其中,带脉、督脉、任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
12.督脉
①循行部位
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②基本功能
“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意。督脉的主要功能为:
(1)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六阳经)及阳维脉相交会,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五版)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七版)。
(2)督脉行脊里,入络于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故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关系。
13.任脉
1.循行部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2.基本功能
“任”,有担任、妊养之意。任脉的主要功能为: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足三阴经(3)及阴维脉交会。
任脉与足三阴会于中极、关元;与足厥阴会于曲骨;与足太阴会于下脘;与手太阴会于上脘;与阴维脉会于廉泉、天突等。
(2)任主胞胎:“夫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来潮及妊养、生殖功能有关。
14.冲脉
①循行部位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
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②基本功能
“冲”,有要冲之意。冲脉的主要功能为:
(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循经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可谓贯穿全身为一身气血之要冲,故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2)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又为“血海”,因此女子月经与冲脉盛衰密切相关。因此,临床上治月经病及不孕症,多以调理冲任二脉为要。
15.带脉
①循行部位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②基本功能
“带”,有束带之意,指带脉循行,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的特点。带脉的功能为:
(1)约束纵行诸脉:十二正经与奇经中的其余七脉均为上下纵行,唯有带脉环腰一周,有总束诸脉的功能。
(2)主司妇女带下:因带脉亏虚,不能约束经脉,多见妇女带下量多,腰酸无力等症。(七版)
16.阴跷脉和阳跷脉
①循行部位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
②基本功能
“跷”,有轻健跷捷的含义。跷脉的功能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
*濡养眼目
*主司下肢运动:
*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
17.阴维脉和阳维脉
①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②基本功能
“维”,有维系、维络之意。维脉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全身经脉。
阳维脉的功能:“维络诸阳”--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
阴维脉的功能:“维络诸阴”--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
18.经别
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
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离”;
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
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
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共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9.经别的生理功能
经别,是从经脉分出的另一类重要支脉,它们循行布散有一定特点,脉气分布范围较广,到达某些十二经脉所没有到达的器官和形体部位,所以在生理、病理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主要表现于十二经别进入体腔后,表里两经的经别是相并而行的;浅出体表时,阴经经别又都合入阳经经别,一起注入体表的阳经,加强了十二经脉分布于肢体的表里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阳经经别全部联系到与本经有关的脏与腑。如足少阳经别“属胆,散之肝”,足阳明经别“属胃,散之脾”等等。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
十二经别一般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分出,进入体内后又都呈向心性运行,这对扩大经络的联系以及加强由外向内的信息传递,起到重要作用。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十二经脉主要是六条阳经分布于头面部,而十二经别中不仅六条阳经的经别循行于头面部,六条阴经的经别亦上达头部。足三阴经经别在合入阳经后上达头部;手三阴经经别均经喉咙,上头面。这就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十二经别的分布弥补了十二经脉所不到之处,从而也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如足太阳膀胱经并不到达**,但该经的经别却“别入于肛”,故足太阳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如承山、承筋等,可治**疾病。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足三阴、足三阳的经别上行经过腹、胸,除加强了腹腔内脏腑的表里联系外,又都与胸腔内的心脏相联系。
因此,十二经别对于分析腹腔内脏与心的生理、病理联系,有重要的意义。十二经别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0.别络
别络,也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别络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
另外,若再加胃之大络,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别络是络脉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
从别络分出的细小络脉称为“孙络”,即“络之别者为孙”。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称为“浮络”,即所谓“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十二经脉的别络多行于身体的浅表部位,从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后,均走向相表里的经脉,并与其络相通。
如此则阴经的别络络于阳经,阳经的别络络于阴经,维系了表里两经的密切关系。
别络循行于四肢,或上行头面,进入躯干,虽然也与内脏有某些联络,但均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
21.别络的生理功能
别络,是络脉的主体,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分出,有一定的分布部位,也有别于其他的功能特点。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别络的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阴经别络走向阳经、阳经别络走向阴经的途径来实现的。
2.对其他络脉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
十二经脉的别络有统率作用,其脉气汇集于十二经的“络穴”;
督脉的别络散布于背部,其脉气还散于头,别走太阳;任脉的别络散布于腹部;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部(身体侧面)。
故别络可加强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与躯体组织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的联系。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孙络、浮络等小络脉从别络等大的络脉分出后,愈分愈细,其脉气也逐渐细小,呈网状扩散,密布全身,同全身各组织发生紧密联系。
这样,循行于经脉中的气血,通过别络的渗灌作用注入孙络、浮络,由线状流注扩展为面状弥散,以充分发挥对全身的濡养作用。
22.别络和经别都有加强表里两经联系的作用,但有一定的区别。
①别络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分出,大多分布于体表,虽然也有进入胸腹腔和内脏的,但都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
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分出,循行多深入体腔深部,尔后浅出体表。
②别络着重沟通体表的阳经和阴经,虽然也与内脏有某些联络,但都没有固定的属络关系;
经别则既能密切表里经在体内的沟通连接,又能加强其脏腑属络关系。
③别络和经别联系表里经的方式也不同,经别是藉阴经经别会合于阳经经别,以阴经归并于阳经的方式进行联系,突出了阳经的统率作用;
别络则是阴经与阳经通过阴经的别络络于阳经,阳经的别络络于阴经的方式,相互交通而联络的。
④经别没有所属穴位,也没有所主病症;别络有络穴,并有所主病症,在**选穴上有特殊意义。
23.经筋
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十二经脉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
经筋的生理功能:
经筋多附于骨和关节,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故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除附于骨骼外,还满布于躯体和四肢的浅部,对周身各部分的脏器组织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4.皮部
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皮有分布”;“皮者,脉之部也。”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
故说:“欲知皮部,已经脉为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因此,皮部就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的散布所在。皮部受十二经脉及其络脉气血的濡养滋润而维持正常功能。
皮部位于人体最浅表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对外界变化具有调节作用,并依赖布散于体表的卫气,发挥其抗御外邪的作用。
观察不同部位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有助于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在皮肤一定部位施行贴敷、艾灸、热熨、梅花针等疗法,可治疗内在脏腑的病变。这是皮部理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25.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活动,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方面。
⑴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等方面。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同外周肢节之间的联系)
内在脏腑与外周体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十二经脉的沟通作用来实现的。“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脉内与五脏六腑络属,其经脉之气又散结聚于经筋,并散布于皮部,这样就使皮肤与筋肉组织同内脏之间,通过经脉的沟通而联系起来。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经络的沟通作用而实现的。因为,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在循行分布过程中,又经过口眼耳鼻舌及二阴等官窍。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手少阴……系舌本”“手厥阴循喉咙,出耳后”,“足少阳皆会耳中”,“足少阴循喉咙,系舌本”,“足太阴……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络于舌本,连目系”,以及“人耳有手足少阳太阳及手阳明等五络脉皆入耳中”等,均指出十二经脉与耳、目、舌等官窍的密切联系。又如手阳明“挟口”,足阳明“挟口环唇”,足厥阴“环唇内”,手阳明“挟鼻孔”,足阳明“起于鼻”,手太阳“抵鼻”,足少阳“绕毛际”,足厥阴“入毛中,过阴器”,冲、任、督三脉均“下出会阴”等,使得内在脏腑通过经络与官窍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整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便可以通过经络反应于相应的官窍。
3)脏腑之间的联系
①脏腑之间的联系,也与经络的沟通联系密切相关。十二经脉中,每一经都分别属络一脏和一腑,这是脏腑相合理论的主要结构基础。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
②某些经脉除属络特定内脏外,还联系多个脏腑。
如足少阴肾经,络膀胱,还贯肝,入肺,络心,注胸中接心包;
足厥阴肝经,络胆,还挟胃、注肺中等。
③也有多条经脉同入一脏的情况,如手太阴经属肺,手阳明(胃)经络肺,足厥阴经(肝)注肺,足少阴(肾)经入肺,手少阴(心)经过肺等。
④此外,还有经别补正经之不足,如足阳明(胃)、足少阳(胆)及足太阳(膀胱)的经别都通过心。
这样,就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多种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经络系统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联系。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衔接和流注规律,除了依次首尾相接如环无端外,还有许多交叉和交会。
如手足六条阳经与督脉会于大椎,手少阴经与足厥阴经皆连目系,手足少阳经与手太阳经在目外眦和耳中交会,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经的支脉在面部相合等。十二经脉之中,无论表里经、同名经和异名经之间,都存在着经脉相互贯通,内部气血相互交流的关系,尤以表里经更为突出。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间也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的。
如足厥阴肝经在头顶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百会穴,足少阳胆经与阳跷脉会于项后;手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及阴阳跷脉会合于目内眦;足三阴经与阴维脉、冲脉均会于任脉;冲脉从气街起与足少阴经相并而上行;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后通于督脉,任、督二脉又通会于十二经等。
*奇经八脉除与十二经脉多处交叉相联外,其本身也自有联系。
如阴维、冲脉会于任脉,冲脉与任脉并于胸中,又向后与督脉通等,都体现出奇经间的关连。再如阳维脉与督脉会于风府穴;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等,其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此外,还有无数络脉,其在经脉联系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络,以为流通之用。”它们从经脉分出,网络沟通于经脉与脏腑、经脉与经脉之间,使经络系统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结构的网络状的调节系统。
⑵运输渗灌作用(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各脏腑形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濡养,则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正是由于经脉的运输渗灌作用,才能使气血内溉脏腑,外濡腠理,而脏腑腠理在气血的不断循环灌注濡养下,生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则机体强健,自能抵御外邪的侵袭。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也。”“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⑶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等各种信息的作用。
如**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⑷调节作用(调节机能平衡)
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和及阴阳偏盛偏衰的症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经络的调节作用可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即原来亢奋的,可通过它的调节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又可通过它的调节而使之兴奋。这是一种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26.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不仅可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而且在阐释疾病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⑴阐释病理变化
经络的功能正常,则联系调节、感应传导等功能正常,能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起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但在病理状态下,经络又是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
①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指出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五脏六腑的传变途径。
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因肺合皮毛,表邪不解,久之则内传于肺,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肺经和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而又可伴有腹痛、腹泻或大便燥结等大肠病变。
②体内病变反应于外(脏腑与体表组织)的途径
由于内在脏腑与外在形体、官窍之间,通过经络密切相连,故脏腑病变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外。
“五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如足厥阴肝经绕阴器,抵小腹,布胁肋,上连目系,故肝气郁结可见两胁及少腹痛,肝火上炎易见两目红赤,肝经湿热多见**湿疹瘙痒等。
又如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故胃肠积热可见齿龈肿痛;足少阳胆经入耳中,故胆火上扰可致耳暴鸣或暴聋;
手少阴心经之别络上达于舌,故心火上炎可见舌尖碎痛或口舌生疮;足少阴肾经别入跟中,故肾精亏虚可见足根部绵绵作痛。
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
③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脏腑病变的相互传变,亦可用经络理论来解释。由于脏腑之间有经脉相互联系,所以一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传到另一脏腑。
如足厥阴肝经属肝,挟胃,注肺中,故肝病可犯胃,犯肺;
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所以肾水泛滥,可以“凌心”、“射肺”;
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脾失健运则心血不充。
再如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火可移于小肠而致小便黄赤甚则尿血;
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
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故肝气郁结或上逆,可致胆汁排泄障碍,逆于上而口苦,甚至溢于肌肤而为黄疸。
⑵指导疾病的诊断
经络循行起止有一定的部位,并属络相应脏腑,内脏的疾病可通过经络反应于相应的形体部位。根据经脉的循行部位和所属络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表现,可推断疾病发生在何经、何脏、何腑,并且可根据症状的性质和先后次序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及发展趋势。
①循经诊断
循经诊断,即根据疾病表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经络循行分布部位及其属络脏腑进行诊断。
例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为肺病表现;在胸前“虚里”处疼痛,痛连左手臂及小指,则应考虑真心痛等心脏疾病。
有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反应在经络循行部位时并没有象上述那样有明显的征象,需要医生切、按、触摸,甚至要借助多种仪器才能检测出其异常反应。
如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患者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经气聚结的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有条索状、结节状反应物,或局部皮肤的色泽、形态、温度等等发生变化。根据这些病理反应,可辅助病证的诊断。
如中府穴压痛或肺俞穴出现梭状或条索状结节,可以显示肺脏的疾病;阑尾穴明显压痛,多为肠痈;脾俞穴有异常变化,多为脾胃病变;横骨压痛,多反应月经不调或遗精。
有的压痛还与疾病的证型有关。
如阳明经头痛在阳白穴压痛,太阳经头痛在天柱穴压痛;高血压性头痛在期门穴压痛者多为肝火上炎,在京门穴压痛者多为肾阴亏损。
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足太阳膀胱经的背腧穴的阳性反应均与相应脏腑的病变呈对应关系。
②分经诊断
分经诊断,即根据病变所在部位,详细区分疾病所属经脉进行诊断。
如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则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多为太阳经病变;痛在巅顶,主要与厥阴经有关。
又如牙痛:上牙痛,病在足阳明胃经;下牙痛,病在手阳明大肠经。
此外,《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辨证体系。
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断中还有多方面的应用,如络脉诊察,观察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均已经络学说为其理论基础。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说明通过经络诊察,还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⑶指导疾病的治疗
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是针灸、推拿及药物疗法的理论基础。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是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的,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定,这就是“循经取穴。”
2.指导药物治疗
*古代医家在临床中,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理论。
如同是泻火药,可以将其再细分,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肠火,柴胡泻肝胆火、三焦火,白芍泻脾火,知母泻肾火,木通泻小肠火,石膏泻胃火。
*归经理论的产生又进一步促使“引经报使”理论的出现。
金·张元素根据经络学说,在药物归经基础上倡导分经用药,并创立“引经报使”理论。引经,即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选择性地治疗某经、某脏的病,如“太阳则羌活,少阳则细辛,阳明则白芷,厥阴则川芎、吴萸,少阳则柴胡。”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羌活、白芷、柴胡,不仅分别归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且能作为他药的向导,引导他药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作用。
*报使,则略同药引,因方剂不同而分别选用。
如以酒为引者,取其活血引经;以姜为引者,取其走表祛寒;以大枣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以莲子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
如果您觉得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对自己没有信心,建议您报(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协议通关班),协议通关班合格率在97.2%以上,赠送纸质版资料,赠送密卷押题三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