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
1. 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
A. 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
B. 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C. 胃液促进凝血过程
D. 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E. 血小板凝聚
2. 胃溃疡最少见的并发症是A. 癌变
B. 幽门梗阻C. 呕血
D. 穿孔E. 黑便
3. 胃溃疡最少见的并发症是A. 癌变
B. 穿孔C. 幽门梗阻
D. 呕血E. 黑便
4. 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其坏死病变主要为A. 点状坏死
B. 碎片状坏死C. 桥接坏死
D. 大片坏死E. 纤维素样坏死
解析:急性普通型肝炎以肝细胞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为主,表现为肝小叶内散在的点状坏死。5. 一肝炎患者做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
A. 急性普通型肝炎B. 轻度慢性肝炎
C. 重度慢性肝炎D. 中度慢性肝炎
E. 肝纤维化样6. 慢性持续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病变的最主要区别是
A. 肝细胞坏死的程度、部位和类型B. 有无肝细胞增生
C. 浸润的炎细胞种类D. 有无纤维组织增生
E. 肝纤维化样解析: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慢性迁延性肝炎两种类型,现在认为两者可随病毒的**状态和机体免疫反应状态的变化而互相转化。
7. 患者男,25岁。4年来反复乏力、食欲缺乏、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胆红素偏高,血清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体检:面色灰暗、肝脏及蜘蛛痣,肝右肋下2cm 质地中等,脾肋下0.5cm.对此病例的诊断应是A. 慢性迁延性肝炎
B. 慢性活动性肝炎C. 慢性重型肝炎
D. 类风湿关节炎E. 细菌性肝炎
解析:患者“反复”发作,故为活动性肝炎,如果没有“反复发作”则为慢性迁延性肝炎。8. 桥接坏死主要见于
A. 急性普通型肝炎B. 急性重型肝炎
C. 慢性肝炎D. 中、重度慢性肝炎
E. 细菌性肝炎9. 病毒性肝炎中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的是
A. 慢性持续性肝炎B. 亚急性重型肝炎
C. 急性黄疸型肝炎D. 慢性活动性肝炎
E. 细菌性肝炎解析:急性黄疸型肝炎—点状坏死;亚急性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大片状坏死;桥接坏死是慢性肝炎的特征;慢性持续性肝炎—可见点状坏死,炎细胞浸润比较明显;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可见明显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10. 患者女,47岁。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经治疗无效,症状渐渐加重。诊断重型肝炎最主要的依据是A.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B. 血小板降低C. 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D. 肝细胞大量减少E. 白细胞的高低
解析:重型肝炎最主要的依据是肝细胞坏死严重且广泛,有重度的碎片状坏死及大范围桥接坏死。11. 肝体积明显缩小,外观黄绿色,表面呈结节状,光镜下见肝细胞大片坏死,同时可见肝细胞再生结节,明显淤胆,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节间纤维组织及小胆管明显增生,根据上述病变应诊断为
A. 急性黄疸性普通型肝炎B. 重度慢性肝炎
C. 急性重型肝炎D. 亚急性重型肝炎
E. 细菌性肝硬化解析: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理特点是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坏死面积约占50%)同时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12. 门脉性肝硬化形成假小叶,不会出现的病理改变为A. 肝细胞排列紊乱
B. 肝细胞可有双核出现C. 中央静脉可偏位、阙如
D. 小胆管闭塞、阙如E. 肝细胞可变性、坏死
解析:由于肝细胞反复坏死增生,致使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再生之肝细胞结节分割包绕,形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假小叶,假小叶的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13. 患者男,40岁。10年前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未规律诊治。近日食欲下降。肝穿刺可见假小叶,其正确的诊断是
A. 肝癌B. 慢性乙型肝炎
C. 肝结核D. 肝淋巴瘤
E. 乙肝肝硬化解析:该患者有肝炎病史数十年,肝穿刺见假小叶,是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结合临床症状不难诊断出乙肝肝硬化。
14. 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
B. 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C. 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大
D. 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E. 肝硬化不发生癌变
15. 胃癌最好发的部位是A. 幽门管
B. 胃体大弯侧C. 胃窦大弯侧
D. 胃窦小弯侧E. 贲门食管下段
16. 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胃癌是A. 浸润型癌
B. 原位癌C. 早期癌
D. 进展期癌E. 小细胞癌
解析:早期癌为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参考答案:1.B 2.A 3.A 4.A 5.B 6.A 7.B 8.D 9.D 10.D 11.D 12.B 13.E 14.B 15.D 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