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中医语声医学

中医语声医学

2013-05-19 03:13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随着时间的前进。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离我们越来越近,本文为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中医语声医学。看看别人的学习经验。帮助你在最少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我国早在公元前殷商时期对音声致病即有所认识,如殷墟甲骨文即有“疾音、疾耳、疾言”的记载。公元前2世纪的《灵枢。忧恚无言》即已阐述了人体发音的结构及机制,如曰:“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

《易经》八卦,为五音:角、徵、宫、商、羽音的胎始。其中,震雷卦及巽风卦为角、为高频音,离卦应徵音,坤卦、艮卦应宫音,为低频音。乾卦应高音,坎卦、兑卦应羽音。《黄帝内经》将五音与五脏相配合,用以作为五脏的象征之一。

中医《黄帝内经》极为重视五音,在运气七篇中被作为五音建运太少相生,并以之推运五步。尤其《黄帝内经》非常重视音声和内脏的关系,提出五声和五脏相应的理论。在诊断疾病方面具有重大价值。总之,《黄帝内经》把五音与医学相结合,并用之于解释中医的病理及诊断,对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五声内应五脏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音声发自于喉,喉为肺窍,为肺所司。气是声源的动力,肺主出气,肾主纳气,肺肾之气出于喉,运于齿、舌、唇始能发音,所谓肺为声音之源,肾为声音之根。此外,肺为宗气之源,“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灵枢。邪客》)故宗气的充足是音声发源的重要条件。此外,脾胃又为中气之所出,中气上荣,语音始能发声。又肝主疏泄,对声门的启闭有一定的作用。心主血脉,气血运行通畅,声室得营血的濡养才能发音,因此五脏与声音都有密切的关系。五脏精气的充盛是声音正常的根本。故《仁斋直指方》曰:“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甚是。

此外,在经络方面,和喉有直接联系的有手太阴肺经,循于喉(从肺系横出腑下)。手少阴心经“上挟咽”,足少阴肾经“循喉咙”,足厥阴肝经“循喉咙之后”,即肺、肾、心、肝其经气皆直接贯喉。另外,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的循行近于喉。奇经八脉之中,任脉贯喉(“至咽喉”),冲脉“出于颃颡”(咽部),冲脉、任脉“会于咽喉”,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为腈,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皆说明喉咙与人体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而喉咙又是音声之腑,足见音声与脏腑经络的密切相关。

二、五音内应五脏的临床意义

(一)音声对脏腑虚实的诊断意义

音声是五脏的外露信号之一,音声的变化是疾病的重要信息之一。一台机器有否毛病靠声音便可识别,同样,人体的疾病也可根据声音的变化而进行判断。

声音的高低、长短、快慢的变化,对脏腑的虚实状况皆有重要的预报意义。大抵声宏则脏实,声怯则脏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指出言而微而终日重复言语的为夺气,尤其为肾虚气夺的标志。因肾为声音之根,肾气虚不能上摄,故言微而重复。此外,声音尤能反应宗气的状况,宗气为心肺之气,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与言语、声音、呼吸的强弱密切相关,宗气虚则言语低微而难以接续。如临床上,胸痹(包括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肌炎后遗症)即常以言语低微,难以接续为发病前兆。故“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直指方》)的理论甚是。

声音对实证的诊断。《内经》也早已有记载,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总之,脏腑一旦有病,其病理信息都会由声音携带出来。如脾病声慢、肾病声沉、肺病声促、心病声高、肝病声郁,故音声的变化可以反应脏腑的状况。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黯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瞅瞅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及《内经》“胆病者,善太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皆可说明。

(二)音声异常对疾病的诊断意义

久病声音嘶哑常提示脏精将绝,预后不良,琴将坏时其声必嘶哑,脏腑将败时,其声必破碎,如肺气损伤而致的“金破不鸣”。亦如《内经》所曰:“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落),病深者,其声哕。”(《素问。宝命全形论》)。古代名医扁鹊亦甘:“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足见久病声音嘶哑,确实为预后不祥之兆。

现代医学认为声音嘶哑是喉癌的早期信号,尤其40岁以上中、老年人,如出现两周以上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声音嘶哑,尤应当心喉癌的隐伏。

若要轻松,请到爱爱医培训果了解更多,请点击此处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