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Ⅱ型变态反应——细胞毒或溶细胞型变态反应
Ⅱ型药物变态反应是IgG、IgM类抗体直接作用于相应细胞或组织上的靶抗原(包括半抗原),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造成的组织细胞损伤。Ⅱ型药物变态反应的抗原一般是药物、细菌或性抗原如Rh因子等,在临床上相对说来较为少见。其发病原理为:当药物等抗原与体内血细胞或其它组织细胞结合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IgG 或IgM,此类抗体在各种补体成份的参与下,与结合在细胞上的过敏原起作用,导致这些细胞的溶解,崩裂或死亡。也有些反应并无补体的参与,当抗体产生后即直接与附着在细胞表面的过敏原相结合,此类在表面上附有抗原抗体结合物的细胞即变得容易被网织内皮系统所吞噬,导致细胞的破坏溶化,引起细胞量的减少,这类变态反应在血液系统最易发生,其结果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性白细胞减少,甚至可引起输血反应,Rh因子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等。
以药物过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为例:如病人服用阿斯匹林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全抗原,**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IgG或IgM,这种抗体在各补体成分参与下与带有阿斯匹林的红血球相结合后即可导致红血球的崩解,造成溶血性贫血。这种反应亦可以不经过补体的参与,当特异性抗体一旦直接与带有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即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造成类似的病变。
三、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这类变态反应在临床上亦不少见,但药物引起的不多,其抗原物质往往为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血清或某些**白成份等生物活性物质。它造成的病变往往经久难愈,是一类较难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Ⅲ型变态反应的发病机理是:当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导致相应IgG或IgM抗体的形成。此时如所形成的抗体量大于抗原量或两者比例适当,则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以形成一种巨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此类复合物容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消化,故不致造成病损。如所形成的抗体量明显小于抗原量,则形成体积小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容易被肾小球所过滤排出体外,故亦不致造成病损。只有当抗原量稍高于抗体量时,则形成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这类复合物既不易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又不易被肾脏所排出,长期周流于血液之中。其中一部分可沉积于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尤其容易沉积在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活性溶酶,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甚至造成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的坏死。
以变态反应性肾小球肾炎为例:病人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体内即形成了相应的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以后由于病灶感染,体内不断接受溶血性链球菌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的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此类复合物可以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的血管周围引起肾小球肾炎,这种复合物如沉积在皮下组织的小血管周围可引起风湿性皮肤结节,亦可沉积在关节滑膜囊周围组织的毛细血管壁上则引起风湿性关节炎。
四、Ⅳ型变态反应——延缓或迟发型变态反应
这类变态反应往往发生在抗原接触后24小时以上,故称之为延缓型变态反应。它的发生一般与抗体无关,故不能用血清被动转移的方法诱发,相反,如将病人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作被动转移试验则可以在异体身上诱发此类反应,另外即使在患有丙种球蛋白缺损的病人亦照样可以出现延缓型变态反应,这些现象都说明此类变态反应与体液免疫关系不大。其发生机理为:抗原特异性T细胞识别相应的药物变应原和MHC-Ⅱ类分子形成的复合物,T细胞被诱导分裂、增殖,分布于全身淋巴组织(致敏);致敏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的抗原**,抗原经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给免疫记忆T细胞,T细胞分裂、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引起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于24至72小时内产生炎症、坏死等反应,形成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病变。参与反应的T细胞主要是CD4+Th1细胞和CD8+CTL。
以结核菌素反应为例:当儿童于首次接触结核感染后,体内的T淋巴细胞即对结核菌产生了致敏状态,这类致敏的淋巴细胞经过一度分裂繁殖即留存于体内,以后此儿童如再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时,则体内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在24~72小时内即进行活跃的分化繁殖,释放各种淋巴因子,使皮试局部产生红肿浸润甚至组织坏死等反应。
以上是四种临床上最为常见并已为国际所公认的有关变态反应的分类及其发病机理,但是在临床上对于某一种具体的变态反应病,各型之间很难作绝然的划分。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即可以遍及四型。当按具体病情作具体分析方能确定。也有一些变态反应病同时兼有多种分型的特征,一定要将之归类于哪一型也是相当困难的。
同时也应该着重指出,目前对变态反应的分型及其发病机理的阐述,并不能完全圆满地解释所有的变态反应现象。临床上经常遇到一些变态反应现象是无法用上列理论说明的。例如某病人对月季花的香味过敏,每次闻后可诱发哮喘,某日病人赴亲友家见桌上供有一束盛开的月季,顿觉胸闷气憋哮喘发作,但后经证实桌上所供只是一束制作逼真的假花而已。不少病人就诊时并无荨麻疹发作,由于邻座有一病人混身皮疹,搔痒难忍,病人目睹此状,不久自身的荨麻疹即相继发作。哮喘病人亦有类似情况,可因见到别人发病而诱致,此外和忧郁,盛怒,哭泣,劳累,受寒,受热,甚至大笑均可引起某些变态反应的发作。这些都是在我们临床上经常遇到而尚不能用上述理论加以阐明的。看来变态反应的发生与精神神经因素亦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