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胸痹’一词——始见于《金匮要略》。提出‘本虚标实’学说。
42、胸痹——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43、治疗胸痹的原则——先标后本;先去邪后扶正。
44、不寐——《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45、‘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
46、明?李中梓提出不寐五大病机“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47、不寐的病机:
实证:心火旺盛。——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火旺盛。
虚症: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
48、‘癫狂’——出自《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49、区分‘癫’与‘狂’——《难经?二十难》“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50、提出癫狂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癫狂》。
51、提出癫狂‘瘀血学说’——“气血凝滞脑气”《医林改错》清?王清任。
52、‘癫’与‘狂’的区别:
癫:痰气郁结,蒙蔽心窍。心脾气血两虚。
狂:痰火上扰,心神不安。心肾失调。
53、痫病始见于《内经》,别称‘胎病’、‘癫疾’。指出具有先天因素。
54、提出痫与‘痰’有密切关系的是《丹溪心法?痫》。
55、痴呆的基本病机——髓海不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56、厥证在《内经》《伤寒论》中分为:暴厥;寒厥。
57、《诸病源候论》提出‘尸厥’一词,指出病机——‘阴阳离居,营卫不通,真气厥乱,客邪乘之’。
58、近代临床对于厥证的治则——辨虚、实为主,源于《景岳全书》。
59、胃痛始见于《内经》,强调了胃痛与‘肝’、‘脾’的有关。
60、将胃脘痛与心痛明确区分——始见于《兰室秘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