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 每日考点练习20题

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 每日考点练习20题

2021-10-08 17:17阅读: 来源:医学教育网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搜集了“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 每日考点练习20题”,详情如下。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要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搜集了“中医执业医师“一年两试” 每日考点练习20题”,详情如下:


1.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致闭经、崩漏、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2.产后过劳可导致的妇科疾病是

A.产后血晕

B.产后发热

C.恶露不绝

D.产后腹痛

E.产后抑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产后过劳可导致恶露不绝、缺乳和子宫脱垂。


3.妊娠恶阻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其辨证是

A.脾胃虚弱证

B.肝胃不和证

C.气阴两虚证

D.肝经湿热证

E.脾虚痰浊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妊娠剧吐致酸中毒,患者口腔有烂苹果味,多属气阴两虚。


4.妇科健脾除湿,最常用的代表方是

A.完带汤

B.白虎汤

C.麻子仁汤

D.归脾汤

E.八珍汤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健脾除湿:脾虚气弱,津微不布,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或下注损伤任带,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施。常用药物有党参、茯苓、苍术、白术、陈皮、大腹皮、泽泻、薏苡仁、赤小豆、砂仁等。代表方如白术散、完带汤、参苓白术散。


5.肾阴虚崩漏出血期的最佳治法是

A.滋益肾阴

B.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C.滋养肝肾

D.滋肾养肝,固冲止血

E.滋肾益阴,佐以助阳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崩漏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停闭数月后又突然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6.实热证崩漏的治则是

A.养阴清热,固冲止血

B.清热泻火,固冲止血

C.养阴化瘀,固冲止血

D.清热化瘀,固冲止血

E.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崩漏实热证

主要证候:经来无期,经血突然暴崩如注,或淋漓日久难止,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方药:清热固经汤。


7.加减苁蓉菟丝子丸用于治疗

A.肾阳虚崩漏

B.肾阴虚崩漏

C.肾气虚崩漏

D.脾虚崩漏

E.脾肾两虚型崩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崩漏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多见青春期少女或经断前后妇女出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舌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方药: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党参、黄芪、阿胶。


8.实证闭经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气血阻滞

B.痰湿流注下焦

C.肝郁气滞

D.血流不通,冲任受阻

E.湿热瘀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实证闭经多为气血阻滞,或痰湿流注下焦,使血流不通,冲任受阻,血海阻隔,经血不得下行而成闭经。


9.阴虚血燥所致闭经的临床特点是

A.月经停闭,五心烦热,乳房胀痛

B.月经停闭,颧红唇干,舌红苔少

C.月经停闭,面部烘热汗出

D.月经停闭,晨起恶心吐

E.月经停闭,骨蒸劳热,苔腻,脉弦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闭经阴虚血燥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经量少、色红质稠,渐至月经停闭不行;五心烦热,颧红唇干,盗汗甚至骨蒸劳热,干咳或咳嗽唾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调经。

方药: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10.月经病的治疗原则重在

A.补肾健脾

B.益气养血

C.治本调经

D.疏肝养肝

E.调理冲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月经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在治本调经。二是分清先病和后病的论治原则。三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11.临床上经断复来患者见下列哪组症状属湿毒瘀结证

A.经血色淡、质稀

B.色鲜红、质稠

C.经色红、夹白带、质粘、异味

D.色黯、质稀

E.色黯、恶臭、杂色带下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经断复来湿毒瘀结证

主要证候:绝经后复见阴道出血,量少,淋漓不断,夹有杂色带下,恶臭,小腹疼痛,低热起伏,神疲,形体消瘦;舌质黯,或有瘀斑,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利湿解毒,化瘀散结。

方药: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


12.肾阴虚可导致经断复来,其治法是

A.滋阴清热,凉血固经

B.益肾养血,止血安神

C.补益肝肾,清热凉血

D.清泻肾火,固摄冲任

E.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经断复来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13.肾阴虚型经断复来的治疗选方是

A.一贯煎

B.六味地黄丸

C.知柏地黄丸

D.二至丸

E.清血养阴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断复来之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经断后阴道出血,量少,色鲜红,质稠,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口咽干燥;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安冲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


14.气虚型经期延长的治法是

A.健脾和胃,固冲调经

B.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C.凉血清热,固冲调经

D.健脾除湿,固冲调经

E.温阳益气,固冲调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期延长气虚证

主要证候:经血过期不净,量多,色淡,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方药:举元煎加阿胶、炒艾叶、乌贼骨。


15.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者,应诊为

A.月经过多

B.经期延长

C.漏下

D.月经后期

E.崩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期延长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其主症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


16.虚热型经期延长的主要证候中,错误的是

A.周期正常,经行淋沥达2周

B.经行量少,色红质稠

C.午后潮热,手足心热

D.大便燥结

E.舌淡红,脉洪数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经期延长虚热证

主要证候:经行时间延长,量少,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或见潮热颧红,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止血。

方药:两地汤合二至丸。


17.脾肾阳虚型经行浮肿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经行面浮肢肿

B.脘闷胁胀,善叹息

C.大便溏薄,腹胀纳减

D.舌淡苔白腻

E.脉沉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18.经前、经期面目四肢浮肿,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者,多属于

A.心脾两虚

B.脾虚肝旺

C.脾肾阳虚

D.血虚肝旺

E.脾胃虚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行浮肿脾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面浮肢肿,按之没指,晨起头面肿甚,月经推迟,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腹胀纳减,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

治法:温肾化气,健脾利水。

方药: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19.经行口糜胃热熏蒸证的首选方为

A.清胃散

B.玉女煎

C.凉膈散

D.健脾丸

E.枳实导滞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经行口糜胃热熏蒸证

主要证候:经行口舌生疮,口臭,月经量多,色深红;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胃泄热。

方药:凉膈散。


20.以下哪一项不是肝气郁结型经行乳房胀痛的主证

A.经前乳房胀痒作痛

B.胸闷胁胀

C.精神抑郁,时叹息

D.两目干涩,咽干口燥

E.苔薄白,脉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经行乳房胀痛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行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则痛不可触衣。经行不畅,血色黯红,小腹胀痛;胸闷胁胀,精神抑郁,时叹息;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


以上文章内容由爱医培训小编为大家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更多考试信息和学习内容,可联系爱医培训老师。

周老师手机/微信:17052762074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医学教育网"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