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药线点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灸法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针灸工作者的发掘整理和规范、并通过广西中医学院壮医研究所及壮医门诊部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后,向全国、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该疗法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疏通气道、谷道、水道,调节龙路、火路气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有涉及,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整理如下:
【操作方法】
灸材制备:
1.浸线药酒的配制 有二法,一为:生南星、生半夏、生川乌、生马钱子、大黄、苏木、乳香、红花、归尾、生草乌、没药、三棱、莪术、威灵仙、骨碎补、羌活、独活各 10 g,浸于 50%酒 精1000 ml中 30天,滤过后加麝香 1g,密封保存。约可浸药线 500 g.一为雄黄酒:取适量雄黄、吴萸粉、樟脑、麝香等浸入95%乙醇中,配制成20%的雄黄酒备用。
2.药线制作 取苎麻、黄麻或了哥王根皮搓成直径0.25~1mm,长15~30cm的线,浸于上述药酒中。一般须浸泡8~15天,亦有报道在雄黄酒中浸泡24小时的。然后密封保存,保持湿润,用时取出。药线分为3种型号,1号药线直径为1mm,多在冬季用;2号药线直径为0.7mm,是最常用的一种,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病证;3号药线直径为0.25mm,用于灼灸皮肤嫩薄处、耳穴及小儿患者,药线长度均为30cm.
具体操作:
1.一般点灸法:①持线:以右拇指、食指挟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②点火:将露出的线端在乙醇灯上点燃,然后吹灭明火,只留线头珠火即可。③施灸:将线端珠火对准选定的穴位,顺应手腕和拇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个穴位灸一壮。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手法分轻、中、重三种操作手法,点灸时间短于1秒且轻快迅速为轻法,点灸时间l~2秒且中等用力为中法,点灸时间超过2秒且较用力为重法。一般而言,轻病快速点灸,重病可点按片刻。点灸时注意,宜在线头火星最旺时点灼穴位,注意不要平按,要使线头圆火着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耳穴点灸法:按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穴区图取穴,治前先用耳穴探测棒在耳穴上寻找阳性点,或取与脏腑病变相应点。常规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3号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在灯火上点燃,待线头呈不带火焰的珠火时,顺应手腕和拇指的屈曲动作,稳重而敏捷地将火星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1壮,一般1穴灸1壮,每天1次,每次灸一侧耳穴,双耳交替点灸,7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每次治疗以灸后患者有轻微灼热痛感,或耳郭发热、全身汗出为宜。
3.梅花点灸法:先确定病变部位的形状和大小,采用1号药线(直径为1mm),按一般药线灸点灸方法操作,采用梅花点灸法,即沿其周边点灸4个穴位,再加中间1个穴位。如病变部位面积较大,也可采用局葵穴(局部葵花点灸法,即沿其周边或病损部位点灸9个穴位,再加中间4个穴位),本法每日或隔日点灸1次,10天为一疗程。
4.药线贴灸法:本法常用穴位为大椎、风门、肺俞、膏肓、心俞、肾俞。采用二号药线。药物为冬病夏治“消喘膏”(具体配方制作可参阅复方白芥子贴灸法)用生姜汁及蜂蜜调成稠膏状备用。灸治时,以穴位为中心,在周围1cm的范围内按药线灸点灸方法操作,用二号药线连续点灸5壮,然后将消喘膏做成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