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泻下剂的重点内容(方剂学辅导精华)

泻下剂的重点内容(方剂学辅导精华)

2013-11-05 17:16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泻下剂的重点内容(方剂学辅导精华),本文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您整理,敬请关注。

  一、寒下

  1.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酒洗)四两(12g)芒硝三合(9g)厚朴半斤(24g)枳实五枚(12g)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由里实热证所致者。

  大黄荡涤肠胃,泄热泻结为君。芒硝软坚润燥,泻热通便为臣。二药相须为用,峻泻热结,急下存阴。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攻下之力较轻,称为“轻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热结轻证;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虽后纳芒硝,但大黄与甘草同煎,故泻下之力较前二方缓和,称为“缓下剂”,主治阳明燥热结,有燥、实而无痞、满之证。

  2.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12g)牡丹皮一两(3g)芒硝三合(9g) 桃仁五十个(9g)冬瓜仁半升(30g)

  【方歌】大黄牡丹忙东逃。(大黄、牡丹、芒硝、冬瓜仁、桃仁5味药)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3.大陷胸汤

  【组成】甘遂 大黄 芒硝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二、温下

  1.温脾汤

  【组成】大黄五两(15g)干姜、当归各三两(各9g)附子、芒硝、人参、甘草各二两(各6g)

  【方歌】姜大人归附草硝。(干姜、大黄、人参、归、附、草、芒硝7味药)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附子配大黄为君药。

  2.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阳虚寒积里实证。

  三、润下

  1.麻子仁丸(脾约丸)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 杏仁一升(250g) 芍药半斤(250g) 枳实(炙)半斤(250g) 大黄一斤(500g) 厚朴一尺(250g) 白蜜适量

  【方歌】小承气来勺麻杏蜜。(枳、朴、大黄、白芍、麻、杏、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2.济川煎

  【组成】肉苁蓉二至三钱(6~9g)当归三至五钱(9~15g) 牛膝二钱(6g) 泽泻一钱半(4.5g)枳壳一钱(3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方歌】从容择马只当牛。(苁蓉、泽泻、升麻、枳壳、当归、牛膝6味药)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血不足证。

  方中肉苁蓉甘咸而性温,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

  四、逐水

  1.十枣汤

  【组成】芫花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大枣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1)悬饮。(2)实证水肿。

  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

  然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既可益气护胃、培土制水以邪正兼顾,又可缓和诸药的毒性及峻烈之性,使下不伤正,且可减少药后反应。

  五、攻补兼施

  1.黄龙汤

  【组成】大黄(9g) 芒硝(12g) 枳实(6g) 厚朴(3g) 当归(9g) 人参(6g) 甘草(3g)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

  【方歌】大承气人参归三姐。(大承气+人参、归、三即姜枣草、桔梗10味药)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气血不足证。

    泻下剂的重点内容(方剂学辅导精华),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