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enteritis)是与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有联系的一种急性肠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发热、呕吐和腹胀,严重者可有休克、肠麻痹等中毒症状和肠穿孔等并发症。本病农村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在全年皆可发生,尤其多见于夏秋两季,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成人多见,男女之比为1.7:1,年龄分布为8~82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占60.5%。
本病曾有两次大流行,一次发生于二战后的德国,另一次发生于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起因都是由于吃了未煮熟或变质的肉类。
细菌培养和生化检测表明:本病的发病与感染产生B毒素的Welchii杆菌(C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有关,还与发病者肠腔内蛋白酶浓度低下,以及主食甘薯、大豆粉中所含耐热性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有关,亦与饮食习惯从多吃蔬菜转变为多吃肉食,并进食沾染有Welchii杆菌的肉类有关。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⑴病史:起病急,发病前多有不洁饮食史。受冷、劳累,肠道蛔虫感染及营养不良为诱发因素。
⑵腹痛:起病急骤,突然出现腹痛,也常可为最先症状,多在脐周。病初常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其后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并有阵发性加剧。
⑶腹泻便血: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即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且恶臭。无里急后重。出血量多少不定,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腹泻和便血时间短者仅1~2天,长者可达1月余,且可呈间歇发作,或反复多次发作。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⑷恶心呕吐: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
⑸全身症状:起病后即可出现全身不适,软弱和发热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在38~39℃,少数可达41~42℃,但发热多于4~7天渐退,持续2周以上者少见。
2.体征:相对较少。有时可有腹部饱胀、见到肠型。脐周和上腹部可有明显压痛。早期肠鸣音可亢进,而后可减弱或消失。
3.并发症:严重者可致肠溃疡和肠穿孔。
二、医技检查
1.血常规:周围血白细胞增多,甚至高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