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间隙内的急慢性化脓性疾病。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不易敛,一般溃后多成瘘。浅部脓肿,局部光硬无头,红肿热痛。深部脓肿,初起皮色不变,恶寒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明显。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二、临床表现
1.肛门周围皮下脓肿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常位于肛门周围皮下部,一般不大。
2.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剧痛,受压或咳嗽时加重,行走不便,坐卧不安,全身感染症状不显。
3.局部检查:肛旁皮肤有明显红肿,伴硬结合触痛,可有波动感,必要时可行穿刺证实。如不及时切开,常自行破溃,形成低位肛瘘。感染也可向上穿透肛周筋膜,扩散至坐骨直肠窝,早期有时误诊为血栓性外痔,但后者边界清楚,周围皮肤无炎性反应。
三、诊断依据
1.肛门烧灼痛或跳痛,排便或行走时加重;少数有排尿困难。
2.肛门周围有硬结或肿块,局部温度增高、压痛或有波动。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脓肿,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肿块,直肠内穿刺可抽出脓液。
3.可伴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4.B超可测及脓腔。
5.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四、治疗原则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1.单纯性脓肿的治疗: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2.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辅导精华:肛周脓肿,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