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护理措施
1.体温控制
对刚出生的新生儿体温控制尤为重要。在产房,护理人员必须小心擦拭其身体,以防体温蒸发,尤其是头部。擦拭后用赶紧、温暖的包布包裹婴儿,并且用包布将头部包住,再进行新生儿与母亲的皮肤接触和早开奶。在换尿布和沐浴时动作应迅速,以减少体温的丢失。室温一般为22—24度,湿度55%一60%。若室温过高或婴儿盖被太厚,加之婴儿入量少,排泄多,会出现新生儿脱水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此时,应立即喂糖水,并减少盖被,使体温降至正常。
2.预防低血糖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哺乳。护理人员应观察新生儿的吸吮状态,母亲**情况,婴儿排泄情况等。当怀疑新生儿入量不足时,应检测其血糖值变化,若血糖值低于35—40mg/dl,应立即加喂。每日沐浴后,测量新生儿体重,并与出生时体重做参考,了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情况。
3.密切观察黄疸情况
鼓励母乳喂养,因为初乳有轻度排泄的作用,可减轻黄疸的发生。护理人员要观察黄疸的程度,如面部、巩膜、手脚的皮肤颜色,了解胆红素值的变化。
4.预防吸入性合并症
新生儿易发生黏液或食物反流吸入的现象。因此,每次喂食后,护理人员或母亲要给婴儿进行拍背,促使其胃内气体排出,然后采取右侧卧位。
5.预防感染
由于新生儿免疫机制不健全,皮肤层较薄等原因易发生感染。因此,婴儿衣物、食具,应专人专用,每次接触新生儿时应洗手,护理操作时要摘掉戒指、手镯等饰物。有呼吸道感染、腹泻、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疱疹的人员不能接触新生儿。
(1)新生儿沐浴:沐浴不仅是清洁,也可使新生儿在洗澡盆内运动,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并检查皮肤有无异常等。沐浴前应调节室温在26—28’C,准备好衣物,先倒冷水再倒热水,水温为40~C左右。
沐浴时间应选择在喂奶后1小时,防止婴儿呕吐。
沐浴顺序为眼睛、面部、颈部、身体,最后为生殖器部位。沐浴时应适当支托头颈部和四肢,用拇指与中指分别压住婴儿两侧的耳廓,避免洗澡水进入婴儿耳道,选择对婴儿皮肤无**的皂液。若新生儿皮肤红斑多,应用清水洗澡,以减少皂液对皮肤的**。
(2)脐带护理:原则是保持脐带清洁、干燥。其方法是用75%酒精棉签从脐带根部以环形的方式向外涂抹直径为5cm大小,脐带不要包扎,可促进脐带干燥脱落及预防感染。一般脐带在出生后7天左右自然脱落,脱落后仍需脐部护理2天。在护理脐带时,要观察脐带有无出血、发红和异常的味道。
(3)臀红护理:臀红原因是尿液及粪便长时间的**所致。处理方法是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洗净,适当暴露患部,用烤灯疗法。照射时以保持皮肤温热为适宜的距离,谨防烫伤。另外,要勤换尿布,氧化锌软膏涂抹患部。
(4)做好免疫接种:卡介苗在出生后24小时后即可接种。但若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体温>38℃、严重腹泻、呕吐、病危抢救的新生儿应暂缓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前应作好登记工作,以免漏种或重复接种,注意两种疫苗应在不同手臂接种。护理人员应向母亲讲明接种的目的,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复诊的时间、地点等。
6.大小便的观察
新生儿生长发育有赖于良好的喂养,而大便的性状能提示喂养情况,故每次更换尿布时要观察大小便次数,大便性状,并记录第一次排尿、排便时间,通过观察可初步了解消化道情况。例如,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绿色、稀薄状、次数多且粪水分开,进食不足时,大便呈绿色量少、次数多;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溏薄或水样,或带黏液、脓性,粪便腥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