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
1.心脏
妊娠期由于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更贴近胸壁,心尖搏动左移约1cm,心浊音界稍扩大。心脏容量从妊娠早期至妊娠末期约增加10%,心律于妊娠晚期每分钟增加10一15次。由于血流量增加、血流加速及心脏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及肺动脉区可听及I一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产后逐渐消失。
2.心排出量和血容量
心排出量约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临产后,特别在第二产程期间,心排出量显著增加。循环血容量于妊娠6周起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约增加35%,平均约增加150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浆约增加1000ml,红细胞约增加500ml,使血液稀释,出现妊娠生理性贫血。
如孕妇合并心脏病,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尤其是第二产程)及产褥期最初3天之内,因心脏负荷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心力衰竭。
3.静脉压
妊娠期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的血量增加,右旋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使孕妇下肢、外阴及直肠的静脉压增高,加之妊娠期静脉壁扩张,孕妇容易发生下肢、外阴静脉曲张和痔。
孕妇若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姿势,可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4.血液成分
(1)红细胞:由于血液稀释,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均少下降。
(2)白细胞:妊娠期白细胞稍增加,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加不多,而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几乎无改变。
(3)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V、Ⅶ、Ⅷ、Ⅸ、X均增加,对预防产后出血有利,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妊娠期血沉加快,可高达100mm/h。
(四)泌尿系统
由于孕妇及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脏负担过重。肾血浆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于妊娠早期均增加,RPF比非孕时约增加35%,GFR约增加50%。RPF与GFR均受**影响,孕妇仰卧位尿量增加,故夜尿量多于日尿量。自妊娠中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肾盂及输尿管轻度扩张,输尿管有尿液逆流现象,孕妇易患急性肾盂肾炎,以右侧多见。
(五)呼吸系统
妊娠早期孕妇的胸廓即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廓横径加宽,周径加大,横膈上升,呼吸时膈肌活动幅度增加。孕妇有过度通气现象,有利于提供孕妇和胎儿所需的氧气。妊娠后期以胸式呼吸为主,气体交换保持不减。
(六)消化系统
妊娠早期(约停经6周左右),约50%的妇女出现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牙龈充血、水肿、增生,刷牙时易出血。牙齿易松动及出现龋齿。孕妇常有唾液增多。易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妊娠中晚期,肠蠕动减弱,易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