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分类及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
(1)潜伏期:一般为6~18天,可有低热及全身不适。
(2)前驱期:一般持续3~4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炎的表现,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眼结合膜充血、晨光及咽痛和周身乏力。病后的第2~3天,于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可见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周有红晕,即麻疹粘膜斑,为麻疹前驱期的特异性体征,有诊断价值。初起时仅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可波及整个颊粘膜,甚至唇部粘膜,于出疹后1~2天迅速消失。部分病人也可有头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出疹期:多于发热后的3~4天出疹,此时发热、呼吸道症状达高峰。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胸、腹、背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2~3天波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继之转为暗红色,可融合成片,部分病例可出现出血性皮疹。此期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可有湿哕音。
(4)恢复期:出疹3~4天后,按出诊先后顺序依次消退。此期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疹退后,皮肤有糠麸状脱屑及浅褐**素沉着,7~10天痊愈。
2.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多见于对麻疹具有部分免疫力者,如6个月以内婴儿、近期接受过被动免疫或曾接种过麻疹疫苗者。前驱期较短,发热及上呼吸道症状较轻,麻疹粘膜斑不典型或不出现,皮疹稀疏,无并发症,病程1周左右。
(2)重型麻疹:多见于全身状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休克型麻疹、疱疹性麻疹。此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3)异型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多见于接种麻疹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后4~6年,再次感染麻疹者。表现高热、头痛、肌痛、乏力等,多无麻疹粘膜斑,2~3天后出疹,但从四肢远端开始爱医培训/搜集整理,渐及躯干及面部。皮疹为多型性,有斑丘疹、疱疹、紫癜或荨麻疹等。
(4)无皮疹型麻疹:多见于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全病程无皮疹,不出现麻疹粘膜斑,呼吸道症状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因此,临床诊断较困难,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及实验室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