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是执业药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临床主要用于控制精神分裂症,以精神运动兴奋和幻觉妄想疗效尤为突出,对抑郁症及木僵症状的疗效较差。对急性患者疗效显著,但须长期用药维持治疗,减少复发;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差。
氯丙嗪还用于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对躁狂症及其他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及妄想等也有治疗作用。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临床主要用于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药物和尿毒症、恶性肿瘤、放射病等疾病所致的呕吐。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氯丙嗪配合物理降温可用于低温麻醉,减少组织耗氧量,有利于某些手术。氯丙嗪与哌替啶、异丙嗪合用,可使患者深睡,降低体温、基础代谢率及组织耗氧量,增强患者耐缺氧的能力,并使自主神经传导阻滞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性降低,此种状态称为“人工冬眠”,有利于机体度过危险期,为进行其他有效的对因治疗争取时间,可用于严重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药理作用】
氯丙嗪为D2受体阻断剂。对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和M受体也有阻断作用,因此药理作用广泛。
1.中枢神经系统
(1)抗精神病作用
正常人服用治疗量后,可出现安静、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注意力降低,但理智正常。在安静环境下易入睡,但易被唤醒,醒后神志清楚。与巴比妥类催眠药不同,加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后,在不过分抑制情况下,可迅速控制兴奋躁动,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产生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阻断了与情绪思维有关的边缘系统的D2受体所致,而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外侧部位的α受体则与镇静作用有关。长期连续用药后,氯丙嗪的镇静作用可出现耐受性,而其抗精神病作用不出现耐受性。
(2)镇吐作用
氯丙嗪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小剂量时可对抗DA受体激动剂阿扑吗啡引起的呕吐反应,这是由于氯丙嗪抑制了延脑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大剂量时又可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效,其机制可能是氯丙嗪抑制位于延脑与催吐化学感受区旁的呃逆中枢调节部位。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氯丙嗪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机体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在低温环境下体温下降至正常以下,在炎热天气,氯丙嗪使体温升高,这是其干扰了机体正常散热的结果。这与解热镇痛药不同,后者只降低发热体温而不降低正常体温。临床上用物理降温(冰袋、冰浴)配合氯丙嗪可出现镇静、嗜睡、体温降低至正常以下、基础代谢率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减低而呈“人工冬眠”状态,用于低温麻醉。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氯丙嗪可加强镇静催眠药、抗惊厥药、镇痛药、麻醉药及乙醇的作用。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时,应适当减小剂量。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氯丙嗪对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和M受体也有阻断作用,故对自主神经系统表现多种作用。其阻断α受体,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故肾上腺素不适合用于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但反复应用后,其降压作用可产生耐受性而逐渐减弱,且有较多副作用,故不作为抗高血压药应用。氯丙嗪阻断M胆碱受体作用较弱,可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副作用。
3.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氯丙嗪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及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的释放,减少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的释放,引起排卵延迟;抑制ACTH的释放,使糖皮质激素下降;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使垂体生长激素减少。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滞症状(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和眼内压升高等);α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及心悸等)。青光眼患者禁用。本药局部刺激性较强,宜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注射氯丙嗪后应卧床休息1~2h,然后缓慢起立。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搜集整理。
2.锥体外系反应(长期大量服用)
(1)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2)静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上述不良反应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纹状体中的DA功能减弱、胆碱功能占优势的结果。减少药量或停药后,症状可减轻或自行消除,也可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滞药(安坦)或促DA释放药(金刚烷胺)等缓解锥体外系反应。
(4)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多动症)
仅见于部分患者,如早期发现及时停药可以恢复,但也有少数在停药后仍不恢复的,其机制可能与氯丙嗪长期阻断突触后DA受体,使DA受体数目增加(上调)有关。此反应一旦发生,很难治疗,抗胆碱药反可使症状加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可能使此反应减轻。
3.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锥体外系反应敏感者易发生,多见于服用高效价药物或多种药物合用者,是抗精神病药的致命不良反应,表现为肌肉僵直、高热、妄想、意识不清和循环衰竭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应停药,同时使用DA受体激动剂和中枢性肌松药。
4.惊厥
5.过敏反应
6.内分泌系统紊乱
7.急性中毒
严重肝功能损害及昏迷者禁用。冠心病及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和硫利达嗪均列入我国国家基本药物。与氯丙嗪相比,奋乃静、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的抗精神病作用增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也增强,但镇静作用和心血管作用减弱,故较为常用。硫利达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不及氯丙嗪,但其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显著减轻。
氯丙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