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位上焦,性主肃降,具有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之职;肾居下焦,能升清降浊,具有主水,主纳气,主藏精之功。由于肺属金而肾属水,肺为肾之母,肺阴能润养肾阴;而肾阴为诸阴液之本,因而肾阴能够滋润肺阴。因此,肺肾之间,金水相生,肺肾互用,关系密切。肺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液互生三个方面。 www.Examda.CoM
1.水液代谢。人体正常的水液代谢是一个由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共同作用完成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三个方面。其中,肺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肺居上焦,具有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之职。通过肃降作用,肺能将体内水液源源不断地向下输送,成为尿液生成之源。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②肾在下焦,具有主水作用。通过气化作用,肾可将由肺下输之水液,升清降浊,清者重新布散,浊者形成尿液,择时排出,从而调节体内津液输布与排泄,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故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在生理上,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肾阳的温煦气化作用及肾阴的滋养濡润作用。而肾主水的功能,同样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与通调水道的功能。在病理上,若肺失宣降,水道不利,累及于肾,影响肾的气化功能,常致水肿、小便不利,甚至癃闭等症。反之,若肾气先亏,气化失司,开合不利,则可致水泛为肿,甚至“水气射肺”,而见咳喘胸满、倚息不能平卧等症。故此《内经》认为水湿之证“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2.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乃人体气体交换的场所;肾藏精,主纳气,肾的封藏作用能助肺呼吸,使呼吸之气下纳于肾,维持呼吸的深度与节律。二者相合,吸纳相因、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人的呼吸运动。故此《难经。四难》曰:“呼出心与肺,吸于肝与肾。”《仁斋指直方》云:“肺主出气也,肾主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清代何梦瑶在《医碥气》中亦指出:“气根于肾,故曰肾纳气,其息深深。肺司呼吸,气之出入于是乎主之,且气上升至肺而极,升极而降,由肺而降,故曰肺为气主。”在病理上,咳喘日久,病及于肾,或肾精不足,摄纳失司,皆可引起肺肾气虚、肾不纳气,出现喘息气急,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治疗当以补肾纳气之法。
3.阴液互生。在五行关系上,肺属金,肾属水,金可生水,故肺肾关系为母子关系。在生理上,肺肾之阴相互滋生,肺阴可以滋养肾阴;而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阴亦可上滋肺阴,即所谓“金生水,水润金”,“金水相生”。在病理上,若肺阴先亏,日久及肾,而致肾阴不足;若肾阴先亏,不能滋养肺阴,亦可引起肺阴亏虚,最终导致肺肾阴虚,症见两颧嫩红,骨蒸潮热盗汗,干咳音哑,腰膝酸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