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医学考研辅导 > 龋——口腔考研组织病理学辅导

龋——口腔考研组织病理学辅导

2013-06-30 22:02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为了帮***生系统的复习口腔考研课程全面的了解口腔医学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小编特编辑汇总了口腔医学考试辅导,希望考生考试顺利

    一、概述
    1.定义:龋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牙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最后导致有机物分解,无机晶体破坏,牙硬组织缺失。
    2.发病情况: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原始洞人的头颅中就已经发现了龋。在铜器时代,龋的发病率为21.87%,而现代人的发病率为40~80%.龋的发病因种族和地区不同而不同。
    3.好发部位:磨牙窝沟,牙邻接面,牙颈部。
    4.特点:龋的发生是不对称的;龋的发病是从外向内;龋的发生一定要有细菌的参与;一旦腐质去除后,龋也就停止了。
    二、临床分型:
    1.急性龋:又称猖獗龋。短期内全口或多数牙发生龋。
    2.慢性龋:进展缓慢,通常成人龋属此类。
    3.静止龋:见于乳磨牙或第一、二恒磨牙,外观呈浅碟状。
   
    第一节
    一、肉眼观察:
    白垩色或墨浸色、棕黄色。早期粗糙,后期形成龋洞。
    二、光镜观察:
    横纹明显 、混浊 、色素沉着 、透明 、崩解
    (一)平滑面龋:
    病损呈三角形,其顶部朝向釉牙本质界。常发生在牙邻接面或接触点下方。
    早期平滑面龋分四层:
    1.透明层:
    是釉质龋最早的病理改变。由于晶体脱矿,间隙增大,树胶进入孔隙后透明所致。该层孔隙容积约为 1%,而正常釉质孔隙容积仅为0.1%.
    2.暗层:
    此层混浊,模糊不清。由于脱矿产生一些新的小孔,或透明层中较大的孔隙经再矿化后形成的一些微孔,使得空气能够进入而形成暗层。此层有脱矿和再矿化,其孔隙容积占2~4%.
    3.病损体部:
    此层范围最广,脱矿最严重。此层孔隙较大,树胶能够进入而透明,在透明的背景上,生长线和釉柱横纹明显。此层孔隙容积占5~25%.
    4.表层:
    龋表面有一层相对完好的表层,厚约20 ~ 100mm.表层矿化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表层含氟量高,镁的含量较低;来自唾液和病损体部的矿物离子可以使表层再矿化。此层孔隙容积为5%.
    (二)窝沟龋:
    病损常从窝沟的侧壁开始,沿釉柱长轴向深部扩展,形成三角形的龋损区,其基底朝向釉牙本质界。
    (三)潜行性龋:
    窝沟底部的釉质较薄,龋损可很快发展到牙本质,并沿釉质牙本质界向两侧扩展,结果形成口小底大的潜行性龋。
    (四)牙颈部龋
    龋损很快破坏牙釉质,形成牙本质龋。可同时累及牙骨质,形成牙骨质龋。
    三、扫描电镜观察:
    在病损体部,晶体直径变小;在表层,晶体形状不规则或呈发夹状。
    四、透射电镜观察:
    晶体中央有破坏;晶体周缘溶解。
    五、釉质龋形成的病理机制:
    1.釉质龋的发生是酸对羟磷灰石晶体腐蚀的物理化学过程。使得晶体变成不规则,结构出现畸形而不稳定。
    2.晶体的溶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其中pH值的上升与下降对晶体的形成和溶解都起一定的作用。
    2.釉质的解剖结构对龋有影响,尤其是釉板对窝沟龋的进展影响较大。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