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癌(口腔修复学)
1.概述 上颌窦癌以鳞状细胞癌为最常见,偶为腺源性上皮癌。
2.临床表现 因位于上颌窦内,早期无症状,不容易发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较明显的症状时才被注意。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内壁时,常先出现鼻阻塞、鼻出血,一侧鼻腔分泌物增多,鼻泪管阻塞有流泪现象;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上壁时,常先使眼球突出、向上移位,可能引起复视;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外壁时,则表现为面部及唇颊沟肿胀,以后皮肤破溃、肿瘤外露;眶下神经受累可发生面颊部感觉迟钝或麻木;肿瘤发生自上颌窦后壁时,可侵入翼腭窝而引起张口困难;当肿瘤发生自上颌窦下壁时,则先引起牙松动、疼痛、龈颊沟肿胀,如将牙痛误诊为牙周炎等而将牙拔除时,则创口不能愈合,形成溃疡,肿瘤突出于牙槽部。晚期的上颌窦癌可发展到上颌窦任何部位以及筛窦、蝶窦、颧骨、翼板及颅底部,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上颌窦癌常转移至下颌下及颈上部淋巴结,有时可转移至耳前及咽后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
3.诊断 上颌窦癌的早期诊断常常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临床医师应有高度的警惕性,应与牙周病、根尖周病、慢性上颌窦炎等注意鉴别。上颌窦较晚才有明显的骨质破坏,早期如临床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借助于曲面体层X线片、CT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必要时应行上颌窦探查术,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体层摄片以及CT检查对病变波及范围的确定也甚为重要。
4.治疗 最好采用综合疗法,而以外科治疗为主。早期肿瘤局限于上颌窦内无骨质破坏者,可施行上颌骨全切除术。如肿瘤波及眶板时,须全部切除并包括眼眶内容物。肿瘤累及后壁及翼腭窝时、应施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将下颌骨冠突及翼板与上颌骨一并切除,切除后的缺损可用赝复治疗。较晚期上颌窦癌最好先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待肿瘤初步被控制后再行上颌骨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再用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如肿瘤已波及筛窦、颞下窝或颅底时,可考虑施行颅面联合切除。对手术后复发的患者,可用放射治疗或低温治疗,也可考虑颅面联合切除术。如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一般与上颌骨切除一起行同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