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紫外吸收、呈色反应见与氨基酸理化性质的鉴别表。
体内蛋白质的等电点各不相同。大多数接近于0H5.0.所以在人体体液0H7.4的环境下,大多数蛋白质解离成阴离子。少数蛋白质含碱性氨基酸较多,其等电点偏碱性,称碱性蛋白质,如鱼精蛋白、组蛋白等。也有少量蛋白质含酸性氨基酸较多,其等电点偏酸性,称酸性蛋白质,如胃蛋白酶、丝蛋白等。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分子量l万~l00万,分子直径l-lOOnm,具有胶体性质。蛋白质颗粒表面有水化膜、带电荷是维持蛋白质胶体稳定的两个重要因素。若去除蛋白质颗粒的表面电荷和水化膜,则蛋白质极易从溶液中析出。
3.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
(1)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变性是指在各种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
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主要是二硫键和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造成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包括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
(2)蛋白质的复性与不可逆性变性若蛋白质变性的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有些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称为复性。许多蛋白质变性后,空间构象严重破坏,不能复原,称为不可逆性变性。
【例25】2007N023A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的水解
【例26】1997N0145X蛋白质变性时
A.空间结构破坏,一级结构无改变
B.280nm处光吸收增加
C.溶解度降低
D.生物学功能改变 注意:本题给出的答案为ACD.但l995N0139题(下题)与本题类似,"酶变性时的表现"(除核酶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其答案就将"紫外线(280nm)吸收增强"选入正确答案。究竟蛋白质变性是否 对光吸收度有影响,查阅2-6版生物化学都没有明确答案。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3版只说 会发生改变,但没有说是增加还是减少。
【例27】1995N0139X酶变性时的表现
A.溶解度降低
B.易受蛋白酶水解
C.酶活性丧失
D.紫外线(280am)吸收增强
【例28】1994N03A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变性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原有的抗体活性降低或丧失
B.溶解度增加
C.易被蛋白酶水解
D.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坏
E.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并无改变
(3)蛋白质的沉淀若蛋白质的两个稳定因素(水化膜、皎粒电荷)全被破坏,则蛋白质将从溶液中下沉析出,称蛋白质的沉淀。
(4)蛋白质的凝固 蛋白质经强酸、强碱作用发生变性后。仍能溶解于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若将pH调至等电点,则变性蛋白质立即结成絮状的不溶解物,此絮状物仍可溶解于强酸和强碱中。如苒加热则絮状物可《变成比较坚硬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凝固作用。实际上凝固是蛋白质变性后进一步发展的不可逆结果。
(5)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和凝固的关系 变性的蛋白质易于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凝固的蛋白质一定变性。
参考答案:
25.A 26.ACD 27.**D 2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