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药理学对药物的作用影响(执业西药师)
许多生物学现象都有时间节律性。时间生物学已知从单细胞生物直到人类的生理功能活动、生长繁殖等的时间节律,或者叫生物周期,有昼夜节律、周节律、月节律、年节律等。受此类生物节律的影响,药物作用也存在节律问题,时间(时辰)药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问题的一门药理学分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昼夜节律。
时间(辰)药动学的研究表明,机体在不同时辰处置药物的能力可有不同。例如,患者口服吲哚美辛,如在上午7时服药则血药浓度之峰值较高,约比一昼夜各时间点服药时浓度之峰平均值高20%,到达峰值也快;而如在下午19时服药,则峰浓度比24时平均值低约20%.二价铁制剂则正相反,19时服药时吸收率较上午7时服药之吸收率高约一倍。
机体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也有时辰节律,例如,皮肤对组胺和过敏原(如灰尘)的敏感性在19时至23时之间为高峰。呼吸道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之峰值在0时至2时之间。根据男青年实验资料,去甲肾上腺素之升压反应曲线在3时为谷,6~9时为峰。12时又为谷,21时又有一个峰,以后又渐下降。因此,降血压药的用量早晨应较中午为多。但另一方面,清晨时因血容量最低,因而血压也较低,故半衰期长的降血压药如胍乙啶在清晨时可能作用更强,甚至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激素类药物的作用与内源性激素的生理节律关系更密切。例如,内源性ACTH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血浓度在午夜后最低,以后逐渐升高,到上午6~8时达到最高,以后又渐降,直至午夜后又达最低点。另一方面,下丘脑和腺垂体对血中靶腺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的敏感性也有节律性变化:生理条件下ACTH与皮质醇血浓度高时下丘脑和腺垂体对负反馈抑制的敏感性低,而此两者生理血浓度低时则对负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高。因此,在用糖皮质激素做替代疗法时早晨多应用全日剂量的2/3,下午用全日剂量的1/3.而在必须长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则采用早晨一次给药,或隔日早晨给药一次的疗法(隔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