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地培训3年“出站” 上海中医大本科生供不应求 社区医院追着聘请“准中医”
即将结束3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首批本科“准中医”,日前亮相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市近100家各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前来招聘,其中近70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求贤若渴。
走上岗位不容易
成为一名医生,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一大理想。但是,要留在上海的医院做医生,必须首先“进站”——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据中医大医管处处长黄平介绍,本科生进入“中医基地”的培训期限为3年,硕士或博士通过技能考核后,培训时间可缩短至2年。通过各科轮转、执业医师考试、“出站”考试等一系列考核后才能正式上岗,这些“准中医”可以说是有志于从医的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的各“中医基地”从2010年开始招录,2011-2012年已有部分硕士、博士“出站”,但今年是更多的本科生学成正果,迎来“出站”的日子。经过了5年本科学习、3年规范化培训,“准医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正式就业机会,二级、三级医院成为他们的首选。而他们也很“抢手”,不少已被培训基地所在的三甲医院录用。
社区医院求贤若渴
在供需见面会上,记者注意到,全市15个区县卫生局来到现场,嘉定、宝山、松江等区县的1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组团前来。
“我们希望招录的中医师能在社区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场镇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人员说,招聘会过去了两个小时,摊位前只收到两三份简历,供不应求的感觉很明显。
报名参加5月份“出站”考试的“准中医”有230余位。然而,仅这次上门招聘的上百家单位就提供了400余个医生岗位,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说是求贤若渴,“中医药对社区的各类慢性病、常见病有独特的疗效,他们能发挥特长。”
招生形势十分乐观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一直颇受欢迎,专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部分没有“进站”的外省生源毕业生也可以回生源地从医。良好的就业形势、发展前景,使得上海中医大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2013年大型招生咨询会上,也成为高考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
为了引导和鼓励优秀“准医生”留在上海、下到社区,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在做努力。据了解,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招录的“基地学员”中,涵盖了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推康科、五官科、全科等八大学科,其中中医全科人数占到30%以上,中医全科是为基层医疗机构“量身定做”的,不仅要在三甲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基地学习,还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轮转半年。
随着家庭医生责任制在本市的推广,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对人才的渴求也更迫切,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到社区来,一样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