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中药的采收
1、采收与中药质量的关系: (1)中药品质的好坏,决定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的高低与产地、采收时间、采收方法有着密切关系(2)确定适宜的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累积动态与药用部位的产量变化结合起来考虑。
2、各类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以植物药为例):
①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②茎木类:秋、冬季采。
③皮类:春末夏初采收。
④ 叶类: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采。
⑤ 花:含苞待放时或在花初开始采收或花盛开始采。
⑥果实类: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时采收。⑦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采割。
十六、中药的产地加工
1、中药产地加工的目的
(1) 促使鲜药材干燥,
(2) 符合医疗应用要求和商品规格,
(3) 以保证药材质量
(4)便于包装、贮藏、运输。
要求: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质损失少
2、常见的加工方法有:
①拣、洗:新鲜药材去泥沙杂质技非药用部位
② 切片:大的根及根茎、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趁鲜切成快片,以利干燥
③蒸、煮、烫
④熏硫 :使药材色泽洁白,防止霉变,如山药、白芷、川贝母
⑤发汗:药材在加工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⑥干燥:目的: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方法:(晒干、烘干、阴干),《中国药典》规定如下:凡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表示(不超过60º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晒干”表示
十七、中药的贮藏
中药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①虫蛀 ②生霉 ③变色 ④走油:指某些含油药材在储藏不当时油分向外溢出,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称为“走油”(如柏子仁、麦冬、天冬、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