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输血反应
急性输血反应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
(一)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反应两种。
1.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荨麻疹等。
2.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等。
(二)临床表现及处理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中重度和威胁生命的反应。
1.轻度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浆中含有某种蛋白所引起的轻度超敏反应,组胺在局部皮肤过多释放。
【临床表现】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皮疹和荨麻疹,常常伴有皮肤瘙痒。
【处理方法】 ①减慢输血速度。②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如果经以上处理,30分钟内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注,如30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预防】 一般在输血前30分钟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
2.中重度反应 是由于库存的血液成分释放出细胞因子和(或)所输血中的白细胞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致热原释放引起的。又被称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需要定期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
【临床表现】患者一般在输注血制品30--60分钟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可以出现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
【处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②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和血库;③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库和检验部门分析。④肌肉注射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胺基酚10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mg)。⑤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⑥一般经以上处理15分钟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预防】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或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每单位红细胞3--4小时,浓缩血小板每袋2小时),并且可在输血前60分钟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但如果有血小板减少,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包括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和输血相关肺损伤。
(1)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