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单元 呃逆
细目一:概述
一、呃逆的概念及源流
1.呃逆的概念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2.呃逆的源流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包含本病,认为病机是胃气上逆,与肺有关,且认识到呃逆是病危的一种征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病深者,其为哕。”《金匮要略》将呃逆分为三种:一为实证,二为寒证,三为虚热证。元代朱丹溪始称之为“呃”,《格致余论》曰:“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明代张景岳进一步确定呃逆病名,《景岳全书》曰:“哕者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并指出大病时“虚脱之呃,则诚危之证”.秦景明《症因脉治》把本病分外感、内伤两类。清代李中梓《证治汇补》系统提出本病治疗法则。
二、呃逆的临床特征
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特征。
三、呃逆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胸腹腔肿瘤、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以及胸腹手术后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之呃逆,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呃逆的常见病因
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体虚病后。
二、呃逆的发生与肺胃的关系
肺胃之气均以降为顺,两者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肺之宣肃影响胃气和降,且膈居肺胃之间,上述病因影响肺胃时,使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逆气上冲于喉间,致呃逆作。
三、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及转化
呃逆的主要病理因素不外气郁、食滞、痰饮等。
本病之初以实证为主,日久则为虚实夹杂证或纯为虚证。寒邪为病者,胃中寒冷损伤阳气,日久可致脾胃虚寒之证。热邪为病者,如胃中积热或肝郁日久化火,易于损阴耗液而转化为胃阴亏虚。气郁、食滞、痰饮为病者,皆能伤及脾胃转化为脾胃虚弱证。急危重症及年老正虚患者可致脾胃阳虚与胃阴亏虚,后期可致元气衰败,出现呃逆持续,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的危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