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中医医师考试辅导 >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重点-第四十二单元 痹证

2013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重点-第四十二单元 痹证

2013-09-12 21:59阅读: 来源:爱爱医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第四十二单元 痹证 细目一:概述 一、痹证的概念及源流 1.痹证的概念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2.痹

    第四十二单元 痹证

    细目一:概述

    一、痹证的概念及源流

    1.痹证的概念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2.痹证的源流

    《经》提出了痹之病名,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作了详细论述。《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又有五痹之分,即骨、筋、脉、肌、皮痹。宋《圣济总录》补充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邪可致热痹。历代医家还根据其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

    二、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本病的临床表现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痹证的常见病因

    内因:劳逸不当饮食、失当,跌仆损伤,老年久病。外因: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

    二、痹证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痹证的病位,病初邪在经脉、筋骨、肌肉、关节,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病理性质属虚实相兼。

    三、痹证日久出现的三种病理变化

    痹证日久,痰浊瘀血阻痹经络,深入骨骱,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僵硬、变形;或日久耗伤气血,损及肝肾,虚实相兼;或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其中以心痹较为多见,《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细目三:诊断和类症鉴别

    一、痹证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二、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情况,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若想获得整套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资料,请点击进入:马上下载

    若想参与讨论,请加入QQ群 :118525227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