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P′-DDD为细胞抑制剂和杀虫剂。Haller等于1945年合成DDD(滴滴滴,二氯二苯二氯乙烷,氯苯二氯乙烷),是一种和DDT(滴滴涕,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同类化合物。20世纪40年代末Nelson和Woodard在用DDD喂饲狗的实验中发现此药可导致严重的肾上腺皮质萎缩,但在早期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它对人的肾上腺有作用。Gueto和Brown在1958年的研究中发现工业用DDD是由二种同分异构体P,P-DDD(对,对滴滴滴)和O,P-DDD(邻对滴滴滴)组成的混合物,实验发现O,P′-DDD对肾上腺皮质有毒性作用,而DDD的主要成分P,P′-DDD则无此作用。Bergenstal等1960年首先报道了O,P′-DDD治疗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试验。对狗的研究发现O,P′-DDD能选择性地对肾上腺皮质细胞的线粒体产生直接细胞毒作用,使皮质束状带及网状带细胞萎缩、坏死,但不影响球状带,所以醛固酮分泌不受影响;对ACTH分泌没有影响,但可阻断ACTH对肾上腺皮质的刺激作用,可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周围组织中的灭活。用药后尿中氢化可的松及代谢产物迅速减少。至于对O,P′-DDD选择性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机制还不清楚。在动物实验中,O,P′-DDD可使狗肾上腺的皮质肿瘤伴功能亢进的尿中增高的皮质激素降到很低的水平,并可使肿瘤明显缩小。
适应症
对不能手术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的肾上腺皮质癌有效。客观有效率为34%~61%,中位缓解期6~7个月。对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可使皮质功能亢进症状缓解,肿瘤缩小,延长生命。此外,也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所致的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禁忌证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孕妇、哺乳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肝病患者慎用。
2.毒副作用严重者出现肾上腺皮质萎缩、坏死,用药期间为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可适当补充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1.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79%,其中厌食24%,恶心39%,呕吐37%,腹泻31%。
2.神经肌肉毒性49%,其中中枢神经抑制(嗜睡等)32%,头晕15%,头痛5%,精神错乱3%,肌肉震颤3%,疲乏12%。 皮肤病变15%,包括皮疹12%。
3.眼毒性3%,包括视物模糊、复视、晶状体混浊、视网膜病变等。
4.泌尿生殖系统毒性2%,包括血尿、蛋白尿、出血性膀胱炎等。
5.心血管毒性2%,可有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面部潮红等。
6.严重时肾上腺皮质萎缩、坏死。8.其他8%,高热、全身疼痛等。
用法用量
1.每天6~15mg/kg,分3~4次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到最大耐受量,其变化范围每天2~16g,一般每天8~10g。
2.如出现不良反应,则减少剂量,直到确定最大耐受量,治疗应持续到出现临床效果,有效后改为每天2~4g,4~8周为1个疗程。如服用最大耐受量3个月仍无效,则停止治疗。治疗应在熟悉此药的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