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骨组成 颅骨由23块骨组成,分为脑颅骨及面颅骨。脑颅骨围成颅腔,容纳、支持和保护脑。面颅骨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
2.头颅外形和大小 头颅的大小与年龄有关,也与性别、种族有关。
3.颅内生理性钙化
(1)松果体钙化:钙化斑成人平片显影率高达30%~40%,多呈点状或几点聚集,形成类圆形致密影,少数呈环状。
(2)脉络丛钙化:脑室内的脉络丛钙化平片显影率不到0.5%,最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
(3)大脑镰钙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镰前部,其平片显影率近l0%。
4.颅盖骨X线解剖
(1)颅壁厚度、密度与结构。儿童颅盖骨较薄,成人较厚,老年人则厚而平坦。
(2)颅缝与囟,冠状缝自颅穹窿前中1/3交界处下行至前、中颅凹交界处;人字缝自枕内粗隆上方数厘米处向前下方延伸。冠状缝前为额骨,人字缝后为枕骨,两缝之间为顶骨。顶骨稍下方较透亮区为颞骨鳞部。
(3)压迹主要有脑回压迹,血管压迹和蛛网膜粒。
5.颅底X线解剖 整个颅底影呈类圆形,最前凸出部分为鼻部及上牙槽,稍后为颏部及额面部结构的重叠影像,其两旁为颧骨弓。鼻中隔与筛骨垂直板相续并位于中线前部,两旁结构对称。中部的透亮影为蝶窦及鼻后孔,其后为蝶骨体部。蝶窦的透亮影明显,窦壁清晰,蝶窦的两侧壁旁紧邻磨牙呈“人”形的致密影为翼突内、外板。翼突板的后方有卵圆孔,后外方较小呈圆形者为棘孔。颞骨岩部呈“八”字形致密影,位于枕骨大孔的前外方,左右对称呈轴位影像。岩骨前缘颈内动脉管外口呈圆形透亮影,岩尖部不规则透亮影为破裂孔,由岩尖部、蝶骨与枕骨共同围成。
6.新生儿颅骨解剖 出生时脑颅骨与面颅骨比例悬殊,约为8:1,18岁时为2:1面颅骨无鼻窦影像,无牙齿,颅缝宽,有颅囟。
7.眼眶X线解剖 后前位:眶口近似圆形,左右对称,眶腔密度较正常上颌窦密度稍高。在眶内,上内侧可见眶下裂影,为一斜行倒逗点形透亮区。眶上裂上界为蝶骨小翼,下界为蝶骨大翼阴影,内侧为蝶骨体。眶上裂分开眶顶与外侧壁。眼眶外上缘有新月形稍高密度区,其上缘为泪腺窝顶,下缘为眶上缘。在眼眶外侧可见颧弓。
侧位:眼眶呈锥体形,底朝前,尖朝后。在眼眶前部,鼻骨部分显影,在鼻骨后下方的眶内缘,可见上颌骨额突。眶的中部有一弧形致密影,为左右颧骨的额突。眶的后部一较细的前凸弧形致密线,为颅中窝前壁的投影。
8.鼻腔和鼻窦X线解剖
顶颏位:即Water位,两侧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腔下方,可清晰显示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窦腔气房透亮度高于眼眶。上颌窦呈尖朝下的三角形透亮影,窦壁呈致密线状影,内侧壁薄,外侧壁厚,为前后壁移行部的切线影,顶壁微上凸,位于眶下缘之下,顶壁中部有扁圆形眶下孔。圆孔和眶上裂影重叠于上颌窦腔内,窦腔内上方有后组筛窦气房。额窦位于额骨内,眼眶内上方,正常人额窦气化发育差异较大。额窦大多呈扇形透亮区,顶部有许多分隔切迹。筛窦位于两侧眼眶之间的筛骨内,呈蜂窝状气房。
鼻颌位:即Caldwell位,两侧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腔的中部。额窦呈扇形透明区,边缘呈花瓣状。两侧筛窦位于两眼眶内侧,呈蜂窝状,其内可见数条纵横交错的致密线状骨性间隔,前后组筛窦相互重叠。
9.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X线解剖
正位:下颌骨呈马蹄状,分下颌体和下颌支。中间联合部为下颌体,两侧后方为下颌支。体部两侧有圆形小孔为颏孔,自颏孔向外上行走之细管状阴影为下颌管。下颌体与下颌支交界处为下颌角。下颌支髁突与冠突部分重叠。
侧位:可完整显示一侧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上有牙槽突,下颌体前部为颏部,其后方可见颏孔,相当于第2前磨牙下方,颏孔向后上方弧形管状影为下颌管,连于下颌支内面的下颌孔。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交界处为下颌角,呈钝角。下颌支上有两个突出,前方为冠突,后方为髁状突,两突间有下颌切迹。髁状突与颞骨形成关节。
以上这些卫生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中级必备资料都仔细阅读了吗?备战2018卫生资格考试就在此时,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关于卫生资格考试的更多资讯,请关注爱爱医爱医培训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