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
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研究,
黄芪有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的别名:棉芪,绵芪,绵黄芪,棉黄芪,黄蓍,黄耆。
黄芪的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黄芪的药用配伍:
1.补中益气: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固表敛汗: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 ;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3.利水消肿: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4.托疮排脓: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黄芪的配伍禁忌: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的临床功效与作用: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2.升高红细胞的比容,增加红细胞数。
3.对肝有保肝作用。
4.对精子有增强精子活力作用。
5.黄芪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和抗疲劳的作用。
6.减缓自然衰老的作用。
7.对心脏具有强心作用,调节血压,抗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
黄芪方剂的功效与作用:
1.黄芪建中汤:黄芪15g,大枣10个,白芍15g,桂枝、生姜、甘草各10g,饴糖50g。黄芪等六种煎水取汁,入饴糖待溶化后饮用。
2.黄芪补肺饮: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乌梅各6g。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
3.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30g,赤芍、桂枝各15g,生姜10g,大枣10个,煎汤饮。
以上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由爱爱医学网为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