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第4周时,第一对咽囊之间,咽腔腹侧壁的内胚层向下方陷入,形成一个憩室状结构,即甲状腺始基;以后逐渐向下面的间质内伸展,借甲状舌管和咽表面的上皮粘连。第6周时,甲状舌管自行消失,在起始点处仅留一浅凹即舌盲孔。如甲状舌管不消失时,由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若甲状腺下移过程发生障碍,则可异位于此下降路线上的任何一点。
1.临床表现: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临床上常见者多如胡桃大,位于颈正中部位,有时微偏一侧。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能扪到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故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患者多无自觉症状。若囊肿发生于舌盲孔下面或前后部,可使舌根部肿胀,发生吞咽、语言及呼吸功能障碍。囊肿可已经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继发感染。囊肿感染自行破溃,或误诊为脓肿行切开引流,则形成甲状舌管瘘。亦可见出生后即存在的原发瘘。甲状舌管瘘如长期不治。还可以发生癌变。
2.诊断:可根据其部位和随吞咽移动等而做出。有时穿刺检查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或黏稠性液体。对甲状舌管瘘还可行碘油造影以明确其瘘管行径。
3.鉴别:诊断应与舌异位甲状腺鉴别。舌异位甲状腺可简称舌甲状腺。舌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状突起,表面紫蓝色,质地柔软,周围界限清楚。患者常有语言不清,呈典型的“含橄榄”语音;较大时可出现吞咽困难和不同程度的入睡后呼吸困难等梗阻症状。在婴幼儿期,可由于巨大甲状腺异位引致呼吸困难;在成人还可发生舌甲状腺腺瘤。当甲状腺异位时,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异位于舌根部,颈部元任何甲状腺组织,这种异位甲状腺可称为迷走甲状腺;另一种情况是除舌根有异位甲状腺体,颈部还有残留的甲状腺,此种异位的甲状腺称为副甲状腺。用核素131I扫描时,可见异位甲状腺部位有核素浓聚。
有时,在甲状舌管囊肿中,可伴有下降不全的甲状腺组织,即甲状舌管囊肿与异位甲状腺同时存在。
4.治疗:应手术切除囊肿或痿管,而且应彻底,否则容易复发。手术的关键是,除囊肿或瘘管外一般应将舌骨中份一并切除。若仅切除囊肿或瘘管,由于舌骨中可能存在微细的副管,从而导致复发。
甲状舌管囊肿——口腔执业,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