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复习,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整理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供各位考生考试复习参考,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
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
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肉芽肿和根尖周囊肿,其中根尖周囊肿将在口腔颌面部囊肿中叙述。
1.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病理变化 肉眼观察拔下的患牙根尖区有污秽的脓性分泌物沉积,根尖粗糙不平。镜下观察可见肉芽肿中央的细胞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周围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外有密集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若由急性牙槽脓肿转变来,根尖部贮存的脓液被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和肉芽肿中心液化所形成的脓肿相同。根尖部骨组织和牙骨质可有吸收破坏。在邻近的牙周膜和骨髓腔内也可见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
有瘘型的慢性根尖周炎瘘管壁有上皮组织相衬,为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可来源于肉芽肿内的上皮团,也可由口腔黏膜上皮经瘘管口长入。上皮下层结缔组织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和血管充血。
2.根尖周肉芽肿的病理变化 慢性根尖周炎中最多见的是根尖周肉芽肿。它是由炎性牙髓、坏死牙髓的感染扩散,经根尖孔缓慢刺激根尖周,一开始就作为一种慢性过程而发病,极少数也可能由急性根尖周炎转变而来。
肉眼所见:根尖周肉芽肿为附着于牙根尖部的一团肉芽组织,一般约绿豆大小,外面有纤维组织包绕,且与牙周膜连续,致使其附着于根尖,纤维也将肉芽组织和周围骨组织分隔,可随拔牙时一同拔出。
显微镜下观察,慢性根尖周炎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根尖周组织并有肉芽组织形成为其特征。肉芽组织内除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外,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新生的毛细血管常衬以肿胀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由于吞噬脂质后可形成片状聚集的泡沫细胞。另有胆固醇晶体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异物型多核巨细胞常伴随晶体出现。聚集于组织内的胆固醇晶体在组织制片过程中被溶解,显微镜下呈针状透明裂隙。
根尖周肉芽肿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有上皮存在搜集整理,其上皮绝大多数来自牙周膜的Malassez上皮剩余。少数病例也可来自:①口腔上皮:见于有瘘管口和口腔相通的病例,上皮可经瘘管长入;另一种情况是牙周病患者,上皮可由牙周袋或受累的根分叉上皮增生而来。②呼吸道上皮:见于病变和上颌窦相通时。
根尖周肉芽肿的发展变化:①根尖周肉芽肿是在根尖区形成肉芽组织伴骨质吸收,病变可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维持较长时间。当身体抵抗力较强而病原刺激较弱时,肉芽组织纤维成分增多,牙槽骨吸收暂停或有修复,病变缩小;相反,当机体抵抗力低下而病原刺激增加时,则炎症成分增加,破骨细胞活跃,病变范围增大。②慢性根尖周肉芽肿可随条件变化而急性发作。因此,慢性根尖周炎常有反复疼痛、肿胀的病史,可出现急性根尖周炎的症状,若有脓肿形成则发展成为急性牙槽脓肿。③上皮性根尖周肉芽肿,由于上皮炎性增生可导致炎性根尖周囊肿形成。上皮性根尖周肉芽肿向根尖周囊肿的转化可通过以下方式:①增生的上皮团、中心部分由于营养障碍,液化变性,渗透压增高吸引周围组织液,使发展为囊肿;②增生上皮被覆脓腔,当炎症减轻后变为囊肿;③被增生上皮包裹的炎性肉芽组织也可发生退变、液化,形成囊腔;④某些年轻患者在抵抗力很强、感染轻微的低度刺激作用下,肉芽肿可呈现修复性反应,炎症减轻,吸收处骨质重新沉积,骨小梁增生,骨髓腔缩小,骨髓被纤维组织取代。与此同时牙骨质也可在根面沉积,产生牙骨质增生过长。X线片可见一阻射区,与周围正常骨分界不清,此又称为致密性骨炎。
根尖周炎的病理变化
急性根尖周炎可直接由急性牙髓炎向根尖周扩展而来,但更常见的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
病理变化:早期可见根尖周区的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随炎症继续发展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部组织坏死液化,脓肿形成,并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的牙槽突骨髓炎,在临床上称为急性牙槽脓肿(acute alveolar abscess)。脓肿中心为崩解坏死的根尖周组织和脓细胞,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围绕,边缘区可见巨噬细胞,偶见淋巴细胞,邻近的牙周膜和骨髓腔亦可见血管充血和炎细胞浸润。
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排脓途径:急性根尖周脓肿最常见的排脓途径是经黏膜下(或皮下)排脓,即通过根尖区骨松质到达牙槽骨的骨外板,经外板的哈弗管到达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由于骨膜致密,随脓肿压力最大,疼痛达到最高峰,常伴有全身不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多,区域淋巴结肿大、触痛。一旦脓液穿破骨膜达黏膜下(或皮下)时疼痛缓解。
急性根尖周脓肿常经较薄弱的骨壁排脓,突破口的位置多靠近唇、颊侧牙龈。除此以外,对根管粗大和根尖孔也较大的牙可经龋洞排脓;对有牙周炎的患者也可经深的牙周袋排脓,后两种情况均少见。很少见情况下,上颌磨牙的急性根尖周脓肿可通过上颌窦排脓。
慢性根尖周炎的病理及病理变化,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