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药剂学中经常会讲到增加药物溶解度,到底如何增加药物溶解度,现总结以下方法供大家参考。
有些药物由于溶解度较小,即使制成饱和溶液也达不到治疗的有效浓度。例如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950,而复方碘溶液中碘的含量需达到5%。因此,将难溶性药物制成符合治疗浓度的液体制剂,就必须增加其溶解度。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是药剂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制成盐类
一些难溶性的弱酸或弱碱药物,其极性小,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或不溶。若加入适当的碱或酸,将它们制成盐类,使之成为离子型极性化合物,从而增加其溶解度。
含羧基、磺酰胺基、亚胺基等酸性基团的药物,常可用氢氧化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乙二胺、二乙醇胺等碱作用生成溶解度较大的盐。
天然及合成的有机碱,一般用盐酸、醋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溴酸、枸橼酸、水杨酸、马来酸、酒石酸等制成盐类。
通过制成盐类来增加溶解度,还要考虑成盐后溶液的pH、溶解性、毒性、刺激性、稳定性、吸潮性等因素。如:新生霉素单钠盐的溶解度是新生霉素的300倍,但其溶液不稳定而不能用。
二、增溶作用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每1g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增溶量。对于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
1、增溶机理
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因为其在水中形成“胶束”的结果。胶束是由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向内形成非极性中心区,而亲水基团则向外共同形成的球状体。整个胶束内部是非极性的,外部是极性的。由于胶束的内部与周围溶剂的介电常数不同,难溶性药物根据自身的化学性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相互作用,使药物分子分散在胶束中,从而使溶解量增大。
如非极性药物可溶解于胶束的非极性中心区;具有极性基团而不溶于水的药物,在胶束中定向排列,分子中的非极性部分插入胶束中心区,极性部分则伸入胶束的亲水基团方向;对于极性基团占优势的药物,则完全分布在胶束的亲水基团之间。
2、影响增溶的因素
难溶性药物的增溶量在一定增溶剂及温度下,是有一定限度的。影响增溶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溶剂的种类及性质。增溶剂的种类不同,其增溶效果不同。对于强极性或非极性药物,非离子型增溶剂的HLB值越大则增溶效果越好,但对于极性低的药物结果则正好相反。同系物增溶剂的相对分子量不同,其增溶效果也不同。同系物的碳链越长,其增溶量越大,碳原子个数相同,则含直链的比含支链的增溶量更大。
(2)药物的性质。在增溶剂种类和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同系物药物的分子量越大,增溶量越小。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的体积大体是一定的,因此,分子量大的药物摩尔体积也大,能溶解的量就必然减少。
(3)温度。对于大多数增溶系统,随着温度的提高,增溶量增大。但是温度对增溶量的影响会由于温度对增溶质溶解度的影响而变得复杂。
(4)加入顺序。一般先将增溶剂与难溶性药物混合,最好使之完全溶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则能很好溶解,否则增溶效果不好。
(5)增溶剂的用量。增溶剂的用量对增溶作用很重要。用量不足,起不到增溶作用,或在贮存、稀释时发生沉淀;而用量太多,既浪费,又可产生毒副作用,药物进到胶团也影响其吸收。在温度一定时,加入适量的增溶剂,可得澄清溶液,稀释后仍为澄清。如配比不当,则溶液会变为混浊或稀释时出现混浊。可通过实验来确定增溶剂的用量。
三、助溶作用
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的络合物、复盐、缔合物等,而增加药物溶解度的现象。这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不是表面活性剂)。
常用的助溶剂有以下几种:
(1)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苯甲酸钠、水杨酸、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咖啡因与助溶剂苯甲酸钠形成苯甲酸钠咖啡因,溶解度由1:50增大到1:1.2。
(2)酰胺类。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酰胺等。茶碱与助溶剂形成氨茶碱,溶解度由1:120增大到1:5。
(3)无机盐类。如硼砂、碘化钾等。以碘化钾为助溶剂,能与碘形成络合物KI3,增加碘的溶解度,配成含碘5%的水溶液。
四、改变溶媒或选用混合溶剂
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小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如果更换半极性或非极性溶剂,可使其溶解度增大。例如,樟脑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脂肪油等,故不宜制成樟脑水溶液,而可制成樟脑醑或樟脑搽剂。
在液体制剂中,经常采用混合溶剂,以改变溶剂的极性,使难溶性的药物或制成盐类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得以溶解。混合溶剂是指能与水任意比例混合,与水分子能以氢键结合,能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那些溶剂。如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等。通常,药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混合溶剂称潜溶剂。如:甲硝达唑在水中溶解度为10%(w/v),但在水-乙醇中,溶解度提高5倍。
潜溶剂提高药物溶解度的原因,一般认为是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有利于药物溶解。另外,潜溶剂改变了原来溶剂的介电常数。
五、药物分子结构修饰
将亲水基团引入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可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引入的亲水基团有:磺酸钠基(-S03Na)、羧酸钠基(-COONa)、醇基(-OH)、氨基(-NH2)及多元醇或糖基等。例如,樟脑在水中微溶(1:800),但制成樟脑磺酸钠后,则易溶于水,且毒性低。维生素K3(甲萘醌)在水中不溶,引入亚硫酸氢钠(-SO3HNa),制成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后,溶解度增大为1:2。
但应注意,有些药物被引入某些亲水基团后,除了溶解度有所增加,其药理作用也可能有所改变。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式,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轻松考试特意整理,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