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医培训 考试题库 查分 专题 证件处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爱医考试 > 培训果 > 历年真题精编2(含详解)--备考2013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

历年真题精编2(含详解)--备考2013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

2013-06-05 23:17阅读: 来源:网络责任编辑:爱医培训
[导读] 历年真题精编试题及答案(含详解),备战201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201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考前复习资料精编

1.“以补为固”,补而兼疏的方剂是
A.牡蛎散
B.固冲汤
C.健脾丸
D.玉屏风散
E.真人养脏汤

考题解析:所谓“以补为固”,是指以补气为主,通过补气而达固摄气、血、精、津之目的。玉屏风散虽为止汗之方,却不用收敛止汗之药,而以黄芪、白术补气固表为治,是典型的“以补为固”,且更佐少许防风,使补中兼疏,固表而不留邪。所以D为最佳答案。牡蛎散、固冲汤、健脾丸与真人养脏汤的方药配伍中,虽皆用补气之品以增强固摄作用,或用以止汗,或用以止血,或用以止泻,但均为补涩兼施之剂。所以A、B、C、E均不是正确答案。

2.半夏泻心汤所治心下痞是由何因所
A.太阳病误下
B.少阳病误下
C.阳明病下之过早
D.阳明病应下失下
E.太阳病大下后,复发汗

考题解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据,而以他药之下……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病本在表,经五六日,证见“呕而发热”,说明邪传少阳,故“柴胡汤证据”。少阳病禁用汗、吐、下三法,而以他药下之,显系误治。所以正确答案为B.

3.旋覆代赭汤的病因病机是
A.痰热内阻,胃失和降
B.食积内停,胃失和降
C.胃虚痰阻,气逆不降
D.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E.胃中虚冷,气逆不降

考题解析:旋覆代赭汤原方主治云:“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伤寒之邪,虽经发汗或吐、下而解,但治不如法,胃气已伤。中气既伤,运化失健,痰浊内生,遂成胃虚痰阻,气逆不降,心下痞鞕,噫气不除之证。故C为正确答案。

4.咳血方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 痰阻肺络
B. 虚火犯肺
C 肝火犯肺
D 肺络瘀阻
E. 风热袭肺

考题解析:咳血证,原因很多。咳血方所主咳血,以咳嗽痰稠带血,伴见心烦易怒、胸胁刺痛、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主要临床特征,显系肝火犯肺所致。故正确答案为C,A、B、D、E各项皆非本证病机。

5.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通圣散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 E
A.憎寒壮热
B.头目眩晕
C.目赤睛痛
D.大便秘结
E.郁郁微烦

考题解析:防风通圣散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是证以憎寒壮热、头目眩晕、目赤睛痛、口苦而干、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稠粘、大便秘结、小便赤涩为主要临床特征。“郁郁微烦”常是少阳病兼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见证之一,而非防风通圣散主治病证的临床表现。

6.四物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气衰血少
B 劳倦内伤
C 冲任虚损
D 郁怒伤肝
E 阴精亏损

考题解析:《局方》四物汤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主治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及产后恶露不行,少腹坚痛诸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若冲任虚损,血行失畅,则月经不调,或量少色淡,或经期延迟。一旦受孕,血不养胎,则胎动不安。至若产后,气血大耗,若调理失宜,结生瘕聚,则恶露不下,少腹坚痛。总之,本方所主,皆冲任虚损,营血虚滞之证。所以C为正选答案。

7.下列各项中,属于四逆汤主治病证临床表现的是
A.神衰欲寐
B. 脐腹痛
C.心下满痛
D. 泄利下重
E. 烦躁欲死

考题解析:四逆汤为回阳救逆之主方,主治伤寒少阴病四逆证。经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又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肾阳衰微则神失所养,每见神衰欲寐,故尔《伤寒论·少阴篇》有“少阴病但欲寐”之论,所以A为正确选项。“烦躁欲死”为阳衰未甚,邪正剧争的表现:“脐腹痛”是阴血不足,肝郁乘脾的见证:“泄利下重”常由肝脾不和,下焦气滞所致:“心下满痛”多因实邪阻闭而生,所以B、C、D、E均非正确选项。

[A2型题]
8.患者,女,58岁。绝经数年,忽又来潮,量多、色淡,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治疗应选用
A.归脾汤
B.四物汤
C.当归补血汤
D.温经汤
E.黄土汤

考题解析:患者年事既高,绝经数年,忽又来潮,且量多色淡,并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是冲任亏损,血虚阳浮之证,治当益气补血。归脾汤与当归补血汤均具益气补血之功,但归脾汤重在健脾养心,益气摄血,适用于气不摄血所致月经过多或崩漏下血者;当归补血汤重在补气生血,适用于气弱血虚,阳浮外越,以致身热、烦渴、头痛者。相较而言,当归补血汤用治该证更为合适,所以C为最佳答案。温经汤重在温经散寒,兼以养血祛瘀;四物汤旨在补血调血,而无补气之用;黄土汤温阳健脾、养血止血,而益气之功不足,皆不适宜于本证。所以B、D、E均非正确答案。

9.患者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脉虚数。治疗应首选:
A.导赤散
B.凉膈散
C.生脉散
D.竹叶石膏汤
E 清暑益气汤

考题解析:患者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舌红少苔而脉虚数,是气分有热而气津两伤,胃失和降之证。竹叶石膏汤具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之功,当为首选之方,所以D为最佳答案。清暑益气汤亦具清热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但以清热解暑除烦见长,而益气和胃作用不足;生脉散亦主气阴(津)两虚之证,但重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而清热之力不强,所以C、E均非最佳选择。导赤散清心利水,凉膈散泻火凉膈,与本题所述证候不相适宜,故A、B均非正确答案。

10.患者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脉沉微。治疗应首选
A 理中丸
B 肾气丸
C 四逆散
D 当归四逆汤
E.回阳救急汤

考题解析:《素问·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寒邪深入少阴,症见恶寒蜷卧,神疲欲寐,吐泻腹痛,肢厥脉微者,不仅肾阳衰微,心脾之阳亦衰,其阴寒独盛之危候。此际,非大剂辛热不足以破阴回阳而救逆。回阳救急汤以大剂辛热与甘温益气之品同用,脾肾同健,破阴回阳,有回阳救急、益气生脉之功,于阴寒极盛、阳欲脱之证最宜,所以E为最佳选项。理中丸为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剂,只宜于中焦虚寒,吐利腹痛,苔白脉迟之证,用于寒厥则力弗能及。至于温阳补水之真武汤,透邪解邪、疏理肝脾之四逆散(主治热厥轻症),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当归四逆汤(主治寒伤经脉,手足厥寒),均非治疗寒厥的方剂,所以A、B、C、D均非正确答案。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版权声明:

本网所注明来源为"网络"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错过此题库今年必不过

热点图文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