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性状鉴别】
1.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为3~1Ocm,厚约2~8mm。
2.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时可见灰白色的地衣斑。
3.内表面红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
4.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侧呈棕色而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带)。
5.有浓烈的香气,味甜、辣。
6.以不破碎、体重、外皮细、肉厚、断面色紫、油性大、香气浓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为佳。
【成分】含挥发油,并含鞣质、黏液、碳水化合物等。油中主成分为桂皮醛及醋酸桂皮酯,另含少量的苯甲醛、桂皮酸、水杨酸等。桂皮醛是肉桂的镇静、镇痛、解热作用的有效成分。
【肉桂临床应用】 1 . 用于老年人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完谷不化等症。 2 . 用于老年人久病体弱、气衰血少。该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补血药如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等药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均禁服。畏赤石脂。
【理化鉴别】
①取粉末加氯仿振摇后,吸取氯仿液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1滴,加盖玻片镜检,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②取挥发油少许,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显橙色。(检查内酯类)
【采收加工】每年分两期采收,第一期于4~5月间,第二期于9~10月间,以第二期产量大,香气浓,质量佳。采收时选取适龄肉桂树,按一定的长度、阔度剥 下树皮,放于阴凉处,按各种规格修整,或置于木质的“桂夹”内压制成型,阴干或先放置阴凉处2~3天后,于弱光下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