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概述是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可能会考到的内容,爱医培训/对其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爱爱医爱医培训/。
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体液或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正常值】:胆红素:3.4~17.1umol/L (17.1umol/L=1.0mg/dl)。
【结合胆红素】:0~6.8umol/L。
【非结合胆红素】:1.7~13.7umol/L。
总胆红素超过34.2umol/L(2.0mg/dl),临床上可以发现黄疸,如果总胆红为17.1~34.2umol/L,肉眼难以发现,称为隐形黄疸。
黄疸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 根据黄疸的病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①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②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同血型输血后溶血、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③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溶血:如蛇毒、苯肼、人工心脏瓣膜引起的红细胞损伤等。
(2)肝细胞性黄疸 ①病毒性肝炎;②肝硬化;③急性酒精性肝炎;④中毒性肝炎;⑤其他全身疾病感染所致的黄疸,如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⑥心源性黄疸。爱医培训/搜集整理
(3)胆汁淤积性黄疸(即阻塞性黄疸) ①肝内阻塞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肝内泥沙样结石、癌栓、寄生虫等;②肝内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③肝外性胆汁淤积所致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狭窄、炎性水肿、胆管癌、胰头癌、胆道蛔虫等。
(4)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临床少见,系由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有缺陷所致的黄疸,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Roto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
2.按照胆红素的性质分类,可以将黄疸分为:
(1)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①胆红素生成过多:溶血性黄疸;②胆红素摄取障碍,如肝炎后胆红素血症、Gilbert综合征;③胆红素结合障碍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降低或缺乏引起的黄疸,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Crigler-Najjar综合征等。
(2)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以及Dubin-Johnson综合征。
黄疸的特征:
①发病诱因:有无使用肝损害的药物如利福平、氯丙嗪、苯乙双胍等,有无输血、毒物、物理、化学诱因等;
②起病急缓:急性溶血性黄疸起病急,有寒战、发热;肝细胞性黄疸如肝炎,阻塞性黄疸如胆管结石等起病较急;而癌症引起的多为慢性进展的黄疸;
③黄疸持续的时间与波动情况:梗阻性黄疸在梗阻解除后黄疸可迅速缓解,肝细胞性黄疸一般比较迁延;
④黄疸对全身状况的影响: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肝细胞性黄疸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